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20年>图片报道 正文

【浙江日报】巨浪来袭,谁先破阵 疫情危机中的浙企变局(下)

发布时间: 2020-03-31 10:24:42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沈晶晶 陈佳莹 郎擎宇 通讯员 龚献明 张天叶 张泽民 陈道亮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充满变量的时代,一轮轮危机正颠覆传统认知——非典疫情、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从点到面,从供给端到消费端,一个个巨浪,冲击着市场和企业。

  在浙江,一个颇具地域特色的现象值得关注:过去几十年里,量大面广的企业以集聚的形式发展,设施共享、成本节约等因素带来“1+1>2”的规模效益,区域经济茁壮成长,大小企业“一荣俱荣”,还培育出不少耀眼的“明星”;然而危机之下,产业链、贸易链、资本链的挑战凸显,集聚带来的风险,是一旦一个环节“失守”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结局或是一损俱损。

  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道沟坎、一个个险滩,记者在省内多个产业集群里,发现企业正在重构彼此之间的分工、合作体系,将集聚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它们推动单一生产销售模式向多元模式过渡,重塑对行业的固有认知;同时它们眼光向外,勇敢开拓市场新蓝海,不断增强对抗风险的“免疫力”。

  这,正是企业走向卓越、更具生命力的成长之道。

  浙江宏丰炉料有限公司内,全自动设备高速运转。拍友 谭云俸 摄

  集聚的产业要成为一个“共同体”

  危机面前,集聚的产业究竟能发挥“铁索连横”作用,还是变成“火烧连营”,采访中,不少企业认为,关键要看结构是否健康。

  浙东慈溪,世界小家电制造之乡。从电熨斗、电吹风,到插线板、小厨具,再到电风扇、电暖气,家家户户使用的电器中,总有一款“慈溪造”。塑料制品、金属铸造、电源线与电子板配套等,大大小小的企业,命运相连。

  “我们花了近30年,形成家电产业集群优势,产值近千亿元。”在慈溪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看来,每一次危机都让他们得以审视内部的问题,“家电产业链上仍有短板,因而危机来临时,就会相对缺乏韧性。”

  位于慈溪周巷镇的浙江月立电器有限公司颇为烦恼。2月17日复工后,一线员工基本到岗,但实际产能直到3月初才逐步恢复至90%左右。“最大的堵点在于电动机、电子芯片等核心配件企业,大多集中在深圳、上海等地,复工时间不同、区域间物流不畅。”月立电器营销中心总监厉力众告诉记者。

  慈溪为集群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烦恼时,杭州余杭区的服装企业家们,也已意识到内部分工不合理带来的冲击。多年来,1000多家面料厂商、纺织企业、服装公司不断汇聚,使之成为全国知名的家纺服装产业集群。但其间,缺乏统一加工、验货、管理标准,互相之间竞争多于合作。

  “产业集群内部缺乏清晰的分工、科学的链条,平时能靠‘散兵游勇’争夺市场席位,危机到来,或许就是‘团灭’。”浙江省服装产业创新综合体运营商亿尚智能总经理狄彪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因线下销售受阻,部分中小品牌服装企业库存积压都超过100万元。

  补齐缺失的环节,重构内部体系,让产业集群变为真正的“共同体”。这是一轮轮危机冲击下,各地总结的生存智慧。

  由龙头企业按整体打包配套中小企业,上下游供应链同步开工,这套产生于疫情期间的应急解法,让慈溪开启新思路。他们在城市中部规划17平方公里区域,计划由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负责项目培育招引,打造小家电产业关键部件配套园区。目前,宁波也正调研、梳理各县(市、区)核心产业,计划建设多个配套产业园区。

  更多地方,试图通过创新服务,重塑企业间分工、合作关系。

  狄彪告诉记者,两年来,他们打造了“服装创新服务综合体”产业互联网平台,“像一个插线板,把设计师众创空间、版房中心、面料展示区、产业数据展示中心等众多功能逐步汇聚,企业需要什么,发送订单,我们就输出什么。”

  眼下,他们有了新方向——做一个“产业数字中枢大脑”,整合生产端、销售端,搭建数字仓库和销售平台。

  依据消费需求,向擅长做相关品类厂商下单,提供设计、面料采购等全链条服务,引导各家企业剥离低效的产能,做更专业的事情,从而形成分工、协作、共享的新机制。“疫情期间,数字化销售平台紧急上线,已帮助40多家企业销售库存700余万元。”狄彪说。

  这些变革,释放出共同信号:集聚的产业,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而是凝聚力越强,效率越高,韧劲越大。

  慈溪力玄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机器作业场景。

  谁先突破“舒适区”,谁就占得先机

  多年没有做过旅游宣传的长兴水口乡,计划这个春天到上海开一次推介会。

  这个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乡镇,资源不算突出。但10余年来,凭借吃、住、娱一体化服务模式,水口乡一步步发展成为浙江首个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吸引大量上海、江苏游客。

  目前,全乡拥有农家乐(民宿)585家、床位数2.3万个,直接从业人员2800余人,年均接待游客400余万人次。

  疫情,让一切按下“暂停键”。“没见过这么安静的春节。”贡茶农家乐业主蒋彩虹说,受疫情影响,平均每户减少10万元以上收入,眼下,周边景区、民宿陆续恢复营业,极度依赖团队客流量的水口乡农家乐,还需继续等待。然而,游客却不会一直等待。

  “大船难掉头。”水口乡党委书记朱炜江感慨,多年从事单一产业,固然可以做得专业,但容易产生路径依赖,导致转型困难,“巨浪面前,再大的船也有翻覆危险。”

  “没见过这样冷清的店铺。”采访期间,义乌人也向记者如此感慨。

  这里是市场的风向标。7.5万余个商铺相连,构成拥有26个大类、210余万个单品的国际小商品中心。每天,21万余客商络绎不绝;每年,65万多个国际标箱商品发往2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走访中,记者发现,尽管近年来义乌加紧整合创新资源,引导开发多样化产品,引入多元化销售模式。但部分经营户习惯坐等顾客上门、线下批发销售,走薄利多销的老路。

  多爱玩具负责人黄雪英算了笔账,以往,春节后两个月正是销售旺季,境内外客商卖完备货,开始大量采购新产品。但眼下,高风险国家客商进不来,传统线下采购订单减少。

  “危机之下,传统模式、单一模式的优势已经消失。”多年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的经验,让义乌梦娜袜业董事长宗谷音深有体会,“谁先突破‘舒适区’,谁就占得先机。一味等待风浪过去,恐怕它就不会有未来。”

  谁说危机不是契机?黄雪英迅速购入一整套直播设备,摇身一变成为“主播”,伊朗、越南、泰国等地客户线上回访,他们陆续接到三四十万元的订单。奕菲饰品负责人杨丽华果断改造仓库,组建10余名员工规模的线上团队,尽管线下销售受阻,但线上销售增长60%。

  借此机会,义乌商城集团着手打造义乌小商品城线上综合贸易服务平台,集成外贸、物流、展示交易的功能,同时拿出2.5万平方米的义乌欧美中心打造网红直播创业园。据统计,目前义乌已有6000余名市场经营户转战直播、电商平台。

  浙江各地,市场无形之手与政府有形之手相遇,一个个产业集聚区开启自我突破之路。

  水口乡里,蒋彩虹联合周边60余家农家乐(民宿),将腊肉、鸡蛋等农货放到网上销售,月均收入超过2万元;10余位像林瑞炀一样的村民,穿梭家庭农场、专业合作与农家乐、电商户之间,组织货源、联系物流,变身农业经纪人。

  “新业态从传统产业集聚区中裂变出来,为转型创造了可能。”水口景区办主任张宇华说,他们正在着手准备针对特色餐饮从业者、电商户、民宿业主、农业经纪人等的职业培训计划,逐步调整全乡旅游景区、农业生产布局,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从固步自封的危险中跳出来,一度走在前列的浙江“集团军”们,要再次成为时代的风向标。

  义乌市场经营户在镜头前直播。通讯员 龚献明 摄

  弯道超车,发现市场“新蓝海”

  两年前,一款名为戴森的无叶吹风机横空出世,引起众多生产电吹风的慈溪家电企业警觉。

  “我们不奇怪于它轻巧的外型和转速达到13万次每分钟的电动机,凭借我们与合作机构的研发能力,都能实现。”厉力众告诉记者,真正让他们感到震惊的,是这款定价2000元以上的产品,竟能迅速风靡市场、获得青睐,“消费升级时代确实来了。”

  去年底,他们与小米公司合作,面向年轻、时尚消费者研发的手持蒸汽刷,一经推出,销量便突破30万台。

  无数个机遇,正伴随人们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一起“出生”。疫情之中,教育、医疗、办公、购物以及物流配送等领域的变化,推动着产品从大众化向定制化、智能化改变,产业从规模化制造向柔性制造、增值服务过渡。

  跨越危机,与其从传统空间中“厮杀”出生路,不如抓住风口,寻求弯道超车的机遇。对这一点,各地都看得透彻。

  “中国家电制造行业,呈现广东、宁波、青岛、合肥等四大集聚区‘割据’形势,竞争十分激烈。而此前,无论是电商转型,还是外贸转内需,都不过是通过模式变革、效率变革,对已有市场进行再分配。我们必须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去发现新蓝海。”慈溪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就意味着必须创新。然而,新消费需求挖掘、新应用场景打造、新产品研发、新技术突破,对单个企业来说,哪一个都不容易,既挑战决策者的智慧,也考验规模与实力。但对于分工科学、紧密联动的产业集群,难度变小很多。

  诸暨大唐袜艺小镇,多年磨合与市场的千淘万漉后,形成了一条从研发设计、纺丝、织袜,到染整、绣花、包装、营销等各环节的1万余家企业,构成了全球最完整的袜业产业链。

  2015年开始,当地加速资源整合,无论是新材料研发推广,还是创意设计,企业的需求都能通过行业协会、创新服务综合体、纺织袜业研究院等平台进行有效对接。珍珠纤维袜、无线头3D袜、不勾丝的“菠萝袜”……这里的奇妙创意引领时尚潮流。

  走访中,记者发现了更多危机之中的“抱团合作”模式。义乌超其特玩具工艺品公司与上下游10余个企业达成协议,共享“元气食堂”“米小点”等IP,并按照各自擅长领域开发玩具、家居、化妆品、香料等延伸产品。目前,“米小点”在抖音等平台上的粉丝数量超过400万,“元气食堂”系列动画已有1000多集,每一集就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产生一款产品。

  董事长龚英红说,这一集合原创文化、生产制造、平台销售的全新生态,能让他们极大提升抵御风险能力,“未来,我们不用再担心玩具热度持续时间过短、产品不够丰富、库存积压等问题。”

  危机之中,会不会有小微企业被淘汰?对这一问题,各地显得并不担心。

  因为,无论是重构企业间分工、合作体系,还是推动销售模式、发展方式变革,目的都是让集聚的产业更加健康。“一轮危机就是一次洗牌,淘汰落伍的部分,会让集群更有活力。”企业家们如是说。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