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智慧农业”为义乌农田注入硬核生产力

发布时间: 2020-04-09 14:57:34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记者 王志坚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4月2日,义乌市春耕生产现场会在廿三里街道华溪村华溪谷美丽田园(飞扬农机专业合作社)举行,全面打响“保春耕、夺丰收”攻坚战。

  机械作业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王志坚摄

  与往年不同是,今年的春耕生产现场会充分展现了义乌发展“智慧农业”带来的无穷魅力。与会人员观摩了农机具、无人机展示,观看了机耕、机插、机播、育秧现场,化肥、农药、种子展销和农技下乡服务现场。各种型号的无人机在天上盘旋、各种农业机械在田里欢奔的场景,让与会者亲身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感叹原来科技就在我们身边。

  义乌样本

  现代和常规PK机械作业省时又省力

  为了让与会者真切感受“机器换人”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化,活动方专门安排了“无人机插秧和人工插秧”“人工打农药和无人机喷洒农药”等现代技术和常规劳作方式“较量”环节。通过比对,两者的劳动效率一目了然。

  “智慧农田的投入,让人力成本得到了最大限度地释放,生产效率更是不知提高了多少倍。”义乌市农技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前人工插秧一人一天只能完成一亩地,现在两个人操作一台农机,一天就能完成50余亩稻田的插秧工作。

  “以前,我们农场150亩田一年需要雇工工作200个工时,现在600亩田一年只需400个工时。现在雇工主要的工作是搬运、辅助机械等。一般种植、收割、烘干过程需要雇人,平时的管理,我和妻子两个人就可以了。”来自义乌后宅街道的一农场业主搭讪道,以前,大多数农活靠雇工手工完成,这些年,农场的拖拉机、收割机都更新了好几次。现在,从种到收,直到加工出大米,全程实现了机械化。

  义乌市龙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食用菌研发种植、蔬菜基地建设、农产品配送销售为一体的金华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公司主要生产“海鲜菇”“北虫草”等多种食用菌。说起“机器换人”有多牛,该公司负责人说,生产车间实现全程机械化后,能自动拌料、加水、装袋,每小时装袋量达3000包;接种车间引进浙江大学食用菌研究中心最新科研成果——食用菌液化菌种新工艺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日产菌棒1.2万个。目前,基地已建成智能化温室保鲜库2万多平方米,拥有大型发菌房10余间,微电脑调控标准出菇房30余间,日产鲜菇达6吨左右。

  “以前,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荷锄而耕,被牢牢绑在一亩三分地上。现在,从拖拉机到‘无人机’等各种农业机械,实现了机器换人,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据义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义乌,不管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近年农业机械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尤其是水稻生产,从种到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大脑系统”巧耕田把辛苦活交给机器

  义乌市飞扬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频频使用“黑科技”。走进该合作社的智能办公室,只见一名工作人员正操作着电脑,大显示屏上实时播放着农田动态,农田的光照强度、大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等信息一应俱全。

  “这就是我们农田的‘大脑系统’,所有的数据都是通过智能田间数字采集站传输过来的。”合作社负责人虞东红指着屏幕上一连串数据说,有了这设备,他宅在家中,打开手机或电脑就能了解田间的一切情况。“以前种水稻要巡田,要凭经验判断除虫、除草、施肥的时间。现在,在智慧农业系统的运作下,一切都变得更简单、更科学、更高效。”

  “我们根据农田大脑传输回来的‘体检报告’,设定无人机飞行线路喷洒生物制剂,喷洒1亩地只需5分钟。若需进一步体察稻苗情况,还可开动无人机来巡田。”虞东红说,互联网、高科技、智慧农业,这些创新因子的引入,不仅让传统的农业管理变得高效、有序,也让他摇身一变,成了众人羡慕的“新型农民”。

  在合作社的育秧中心,几名工人戴着口罩正在育秧播种机的流水线上作业,他们依次在半自动化设备上完成放盘、放种、放泥土等工序。

  “流水线上育秧苗,48小时后就能出芽。”45岁的虞栋梁是合作社的老员工,在这里已干了12年。他说,以前育秧苗床土是人工混配的,现在改为机器;原来育秧盘是人工运输的,现在加入叠盘机,直接由铲车运输。“机器换人”不仅解决了农业劳动力紧缺问题,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育秧大棚采用的是智能化技术,喷灌、控温、控湿都是智能化的,这里的谷种发芽率高达95%以上,育出的秧苗特别适宜机械栽插。”正在大棚里劳作的虞师傅告诉记者,智能化育秧大棚还能“精确”地控制秧苗生长所需的环境,智能育秧省时又省力。

  “去年,我种了1200亩水稻,今年购置了大量机械设备后,种植面积扩大了1000亩。今年准备种植单季稻1200亩,早稻1000亩。”虞东红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种植面积扩大了近一倍,但是人手没有增加。如今,该合作社已拥有12台大型拖拉机、7台插秧机、7台收割机、10台烘干机和1个玻璃育秧温室、1套优质大米加工生产线等。

  部门行动

  智慧农业为农田“蓄满”科技力量

  据义乌市农机农村局农技人员介绍,无人驾驶插秧机能节省喂秧辅助人工1~2人,可节省人工成本50%以上,而且自动驾驶也比之前用人工干得要好;农业植保无人机可空中悬停,远距离遥控操作,作业人员避免了暴露于农药中的危险,提高了喷洒作业安全性,可以节约50%左右的农药使用量。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智慧农业在义乌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种粮大户迷上了“黑科技”。

  据义乌副市长朱有清介绍,入春以来,义乌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春耕备耕工作进展顺利。今年,义乌将围绕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把抓好春耕备耕作为稳定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全力打好早稻生产第一仗,超额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9万亩、产量4.4万吨的生产任务,赢得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主动权。下步将进一步加强全域农田建设工作,开展抛荒地排查,做好全域美丽田园规划,全域推进农业“标准地”建设,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完成新增农业“标准地”5000亩、美丽田园建设1万亩以上,新招引纯农业项目20个以上的工作目标。

  另据记者从义乌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义乌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2017年义乌市已获评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去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高达88%。目前,义乌投入春耕生产的耕作机械有220余台、插秧机68台、育秧中心4个,农机经销部门储备200余万元的各类农机具及配件,为春耕备耕的正常进行蓄满“农机力量”。

  据统计,目前义乌有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19家。义乌农业部门积极鼓励、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跨区机耕、机播、机插等社会化作业服务,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率。接下来,义乌农村部门还将继续实施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基地创建项目,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率。

  采访手记

  借助科技释放农业生产中的潜力和活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田间地头。农业要发展,必须提高生产力。正如义乌飞扬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虞东红说的,现在的农田已经蓄满了科技力量,农业生产效率将大大提高。

  机器换人,农机助春耕,智慧农业为农田注入了硬核生产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让农民节约了成本,增加了效益,也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让我们的餐桌更加绿色。农业的供给侧改革,少不了科技的助力,而科技的力量也将改变传统的农业作业方式。怎样更好地借助科技力量,释放农业生产中的潜力和活力,怎样创造一个更有利于新科技应用推广的环境,值得我们进一步摸索。

  
编辑: 梁红敏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