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重要基础。“消薄”让乡村旧貌换新颜、新业态萌生,也让基层治理有了更多创新。浙江新闻客户端、中国义乌网开设“义起奔小康”专栏,关注义乌各地通过有为实践,探索精准有效、因地制宜的可看、可学、可推广的“消薄”路子。
中国义乌网7月22日讯(记者 骆天成 编辑 童晓)义乌福田街道溪前村地处义乌市城郊结合部,紧邻国际商贸城五区市场,过去,由于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集体收入仅有几万元,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发展进度较为缓慢。2018年至今,溪前村通过一系列“消薄”项目,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年收不足2万元提升到了35万元。
“看着周边村发展慢慢有了起色,村两委进行多次讨论,下定决心要为村子找到一个实现农村集体收入增收的方法。”溪前村党支部书记黄克桂表示,由于当时村里建设用地相对较少,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溪前村很难吸引到中小企业入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艰难。
一村二楼宇的1号楼
2018年,随着义乌消除经济薄弱村资金管理办法出台,为溪前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个契机。为实现村集体增收,以黄克桂为首的村两委借助“三改一拆”腾出了部分建设用地,并在福田街道支持下,在2018年至2019年间,溪前村分别投资35万元和45万元,建造了一村二楼宇的1、2号楼,用于对外出租,每年为村集体带来了19万元的租金收入。同时溪前村又自筹资金30万元建设老年协会楼宇,把其中大部分用于出租,获得每年10万元的收入。
一村二楼宇的2号楼
三个“消薄”建设项目的完成,加上每年的村内临时场地租费5万元以及村集体原有房屋出租的1万元,目前,溪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每年35万元。
随着“消薄”工作稳步推进,溪前村也同时兼顾村内环境美化,村两委于2018年启动并完成了村内绿化和庭院美化工程,并通过了市级一星级和美乡村考评。经过两年的努力,溪前村吸引了诸多的外来人员前往租房、经商、办厂,集体经济增收的同时也给村民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
随着溪前村逐渐发展,村内出入车流逐渐增多,溪前村又面临了停车难等问题,在黄克桂牵头下,利用几处闲置地块,很快规划出了5个停车场,增加停车位120多个,解决了村里停车难等问题。
“‘消薄’不仅仅体现在收入上,更体现在村民日常生活中,‘消薄’不是最终目的,提升村民的幸福感才是关键。”黄克桂表示,得益于三项“消薄”项目,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2019年,在福田街道支持下,溪前村筹集120多万元资金建立了文化礼堂。
溪前村文化礼堂内,不仅村民活动室、春泥图书、溪前讲堂等一应俱全,还有记录着许多几近遗失村史资料的文化展示墙,记载了村民精湛南枣、蜜枣加工手艺的义乌枣非遗馆等,为溪前村注入了一股别样的活力。
溪前村“消薄”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实现了农村环境的美化,村内各种基础措施得到完善,文化礼堂更是丰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村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下一步,溪前村将继续重视村集体经济增收,并着力于推进农村有机更新,争取早日实现50万元农村集体经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