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8月24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骆红婷)“抢”金融输血,快速释放“100亿”担保能力;“抢”政策兑现,简化办事流程;“抢”重点帮扶,从上门才服务到服务送上门。今年上半年,义乌市委、市政府成立金融专班,紧紧围绕“抢”服务、“抢”政策落地,全力帮助义乌企业复工复产,化疫情之“危”为发展之“机”。
最近,“无感办”“零跑腿”成为了义乌企业家口中的高频词汇,从金融“输血”到深化服务,义乌市金融专班以“政府跑腿”代替“群众跑腿”,通过简化流程、开展上门服务、推出“357”承诺制等系列举措,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简化流程 政策性担保“马力全开”
“真没想到,从在线申请政策性担保贷款到最后放款,花了不到3天时间,1亿元贷款就到账了。”近日,我市推出的政策性担保贷款帮浙江爱旭太阳能董事长陈刚解了燃眉之急,“申请贷款我们没费一点劲,政府部门就像家里人一样一条龙帮我们解决了资金周转问题”。
疫情发生以来,义乌市委市政府针对企业担保难、融资慢、银行不能贷等问题,打破原先政策性担保只为工业农业重点企业担保的禁锢,实现电商物流、进出口、建筑、医疗、市场经营户等中小微企业全行业“扩面”。“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为了让更多企业更快获得资金,少跑甚至不跑,我们推出担保简易程序,信用审查合格的,3日内完成业务审批和备案,效率比原先提升5倍多”。农信担保公司负责人介绍道。
今年以来,农信担保在保客户数172户,较年初增长123%,在保余额17.6亿元,较年初增长88.8%。目前农信担保公司正着手对担保流程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改造,建立风控模型,对小额担保实施全线上申请、批量化‘秒批’,真正做到企业办事“零次跑”“不求人”。
服务上门 政策兑现“一次不跑”
8月13日,走进廿三里街道的浙江艳妆化妆品有限公司,300多名员工正在流水线上加班加点作业。“幸好有义乌市金融专班的支持,我们公司顺利渡过难关,工厂的销售额同比增长30%,产品出口东南亚、南美等国家。”“艳妆”公司董事长杜洪良欣喜地说道。
就在三个多月前,杜洪良还在为企业生产订单发愁。受疫情影响,“艳妆”的外贸订单骤减,一半以上生产化妆品的流水线停工,近200名员工处于待岗状态。
4月24日,义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帮扶企业渡过难关的六条意见》,“稳岗贷”便是其中一项支持企业的举措。得知消息后,杜洪良马上就向有关部门申请。目前,相关银行已为“艳妆”发放了1170万元的“稳岗贷”,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夯实了基础。杜洪良说,这些实实在在的补贴给了企业一个“喘气”的时间和机会。
从上门才服务到服务送上门,六条意见出台后,市金融专班就通知各金融机构马上向符合要求的企业推送了政银企“三个一点”的政策。“前后不到一周时间,工行、稠州等8家银行陆续告知我减息审批已完成,主动上门签订了减息协议”。真爱集团董事长郑期中说道,“这次政府、银行合力帮我省了近1400万,但全程一次也没跑,不得不给义乌的政策、营商环境点个赞”。
针对两月“零利息”政策,全市金融机构自我加压,全面梳理清单企业贷款融资情况,内部流转完成减息审批,让企业老板全程“零跑腿”。同时各镇街金融“三服务”站和银行一道上门服务,与企业签订减息协议、代交申请材料,今年以来开展上门服务8732家次,实现面上降息7.81亿元,金融“三服务”由“最多跑一次”加速向“一次不跑”转变,“无感”服务成为常态。
“357”限时承诺制落地 企业融资限时办结
去年上半年,义乌推出金融机构“357”限时承诺制,截至目前,义乌各金融机构已全部落实该制度。“357”限时承诺制落地,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审批效率,以适应中小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
“357”限时承诺制落地,即银行存量业务3日内转贷,个人、企业新增业务5日、7日内实现放款,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感。截至目前,全市金融机构共帮助企业快速转贷420亿元,为企业“减时间”一半以上。同时,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减材料”“减流程”,今年以来共削减办事材料31.6万件次,较去年同期减少90%以上。
市金融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当下,金融“三服务”提质增效,既是使命召唤,也是责任担当。接下来,全市金融系统将紧紧围绕“三服务”工作指向,主动为企业提供无感、贴心的“保姆式”服务,将金融营商环境打造成为义乌新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