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6月6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卢丽珍 实习生 楼依菲)“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古诗里的乡村是自然淳朴的,而如今的乡村更是有了时代之美。
一株薰衣草,让千年古村城西街道何斯路村成了“东方普罗旺斯”,用义乌人的特有思维注释了乡村崛起的发展公式。6月5日,记者来到何斯路村,只见志成湖碧水荡漾,湖畔便是斯路何庄中式雅舍,21幢新式徽派民居见证了何斯路村小康新农村的变迁。
何斯路村的喜人变化,与一个人息息相关。他,就是义乌市道德模范、村党支部书记何允辉。
栽好“梧桐树”
山村蝶变,始于2008年。那一年,何斯路村开始大力发展以薰衣草为主要作物的生态农业。10余年来,何斯路村从一株薰衣草“起家”,延伸薰衣草产业链,开发薰衣草香包、精油、香皂等产品,到成立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由村民入股旅游产业,共同发展乡村旅游,再到文旅结合,发展学习型经济,一步一步走来,何斯路品牌价值在发展中不断升级。
“企业可以创品牌,农产品也可以效仿!”何允辉说,耕作薰衣草10余年,何斯路的品牌美誉度已根植在一拨拨游客心中。乡村的产业经营不能迷恋于低端,更要审视和用好不同阶段的优势,目前与薰衣草相关的产品已超过70个品种。
何允辉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这个大背景下,何斯路村要永远走在乡村振兴前列,必须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小村要有大格局,小村要办大事,小村一定能办成大事。
何斯路村目前已形成融合旅游、文创、影视等多种经济业态为一体的综合性经济。仅2019年,何斯路村接待游客总量达到33.8万人次,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团625批。
劲吹文明风
文化是精神的滋养。没有文化,乡风文明就是一句空话。要提升乡风文明,治本之策就是送文化,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遍地开花。
“Good morning. My name is ……”黎明时分,何斯路村“斯路晨读”班的“学生”准时开学,风雨无阻。
“斯路晨读”自2018年开班以来,坚持每月农历“二、五、八”的早晨,利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围绕“一讲政策、二学礼仪、三做好事、四练太极、五唱村歌”开展活动,村民可以在晨读班学习了解最新政策、村情事务和文明礼仪。
何斯路村还将全村每户家庭的日常善言善举,以积分的形式存储在“功德银行”中,并在一定期限内,根据积分情况给予相应奖励,同时每年评选年度“杰出贡献者”。在何斯路村,18至60周岁的村民,只要在“功德银行”积分超过50分,村里就会对个人信用进行担保,不用任何其他抵押,就可贷到最高60万元额度的低息贷款。
“功德银行”存款最高的户主叫何樟根,是一位83岁的老人。“我作为一名老党员,要带头践行好文明行为,并发动身边的亲友一起加入,将这个文明习惯一直保持下去。”村民何樟根老人说。
“斯路晨读”和“功德银行”的推行,让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互相帮助、乐于奉献的文明新风在何斯路村蔚然成风。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在农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是我的心愿,也是村民的共同心愿。”何允辉说,以文化小康助推全面小康,促进乡村振兴。
促乡村振兴
走进“百工百坊”街,只见何氏廉诚布鞋店里,人气颇旺,有的顾客在试鞋,有的在询价,还有的在观赏。
今年以来,何斯路村引进“百工百坊”项目,各类传统工艺的工坊如竹制品工坊、何氏廉诚布鞋、豆腐工坊、汉宫堂中药坊等相继落户何斯路村,建成后将进一步丰富何斯路乡村产业,为乡村旅游带来更多新气象。除了传统手工艺,何斯路村还瞄准了人工智能产业,引进了机器人围棋项目,想在绿水青山中为少年儿童打造一个集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于一体的乡村教育研学基地。
与此同时,每年都有很多团队来何斯路村,有的是纯旅游,有的是政府考察团队,这给何斯路村带来了不少收入。何允辉将之称为学习型经济。
何允辉说,发展学习型经济肯定会超过卖门票、卖产品,最终目标是把何斯路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的信息交流平台,从而全方位促进乡村振兴。
在何允辉带领下,村庄遵循“拆一批、修一批、建一批”的思路,并要求一户一景,保持原生态的农村风貌。一个个可喜的变化,让何斯路村先后获评义乌市“新农村建设的标杆、新农村建设特色示范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春泥计划先进村;入选首批“浙江最美村庄”,获得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国家AAA景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