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2月21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李爽爽)“谨廉耻:廉耻至于人,大矣哉。有是心则希圣希贤,无是心则为禽为兽”“与善居则不觉进于善,与恶居则不觉入于恶。凡吾子孙慎无交友非类,以损德业”……为进一步汲取传统家规家训的精髓,古为今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风尚,近日,市纪委市监委和市档案馆共同策划出版了《春风化雨——义乌家规家训选》。
该书从义乌561个姓氏中,选取22个具有代表性姓氏家族的家规家训,择其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精心摘编而成。所列的家规家训,思想进步、内容丰富,语言清新流畅,既有对传统家规家训的解读,又有该家族代表人物故事的介绍,还有家族姓氏文化的探源,融文学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可读性较强。
书中介绍的先贤人物,无一不深受家族家规家训的熏陶和滋养,更是“义乌精神”的一种折射与解读:他们或刚正勇为,或勤耕好学,或诚信包容,或敬业奉献,或助人为乐,或清正廉洁,或忠勇孝义……他们传承家规家训的思想精华,践行家规家训的行为规范,弘扬社会正能量,成为一个个有所作为的优秀人物,都是后人学习的榜样。如与宋濂并称“浙东二儒”的王袆,明初为国家统一大业出使云南,慷慨就义;清初朱之锡任河道总督,治河十余载,积劳成疾而逝,被民间奉为“河神”。
目前《义乌家规家训选》已赠送发放至全市各机关镇街的党员领导干部,通过广泛组织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培育良好家风,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善。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传统的家规家训中包含着做人做事的智慧、为人处世的根本,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巨大财富。义乌在这方面一向有着优良的传统。”市纪委市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发掘本地特色优秀家规家训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清廉文化教育融入日常生活,进一步形成崇廉尚洁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清廉义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