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真理的味道”红色研学活动启动仪式在分水塘村举行。
江湾小学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第二十三届全民健身节暨“信仰味道红色毅行·万步有约”活动。
市公安局佛堂派出所多形式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落实。
中国义乌网4月23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左翠玉 张云飞)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百年党史,征程浩荡,使命如磐,蕴含着催人奋进的无穷力量。义乌是《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地,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发展经验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义乌挖掘好、传承好、守护好“红色根脉”,为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凝聚磅礴力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不断掀起学习教育新热潮,坚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党史理论学习300多场、线上线下宣讲活动1300多场,超70万人次参与,发布原创报道近百篇,累计点击量超160万人次。
用好红色资源,红色阵地掀起打卡热潮
4月2日,彩旗飘展,追寻“真理的味道”红色研学活动启动仪式在分水塘村举行。此次活动以“望道信仰线”为平台,串联七一村、分水塘村等红色文化村落,将学校课堂搬进红色地标,让党史学习教育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今年截至4月中旬,望道信仰线累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参观团300余批次,2.6万余人次。
据悉,为盘活面广量大的红色资源,我市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修缮和开发利用工作,构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体系,深耕厚植,打造红色资源展示教育基地,构建党史学习教育体验空间。依托义乌“红色三杰”(陈望道、冯雪峰、吴晗)原型故事,以“名人故居+专题展馆”模式,重点打造了3个主题教育基地,立体展示了革命精神。加快建设“百年党史”文化主题公园、塘西桥红色长廊等“七个红色现场”,构建鲜活场景,“沉浸式”体验红色岁月。万名中小学师生踏寻先辈足迹,参观陈望道故居、观看红色话剧、走访老战士、听老战士讲革命故事等活动,重温红色革命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吴店村是中共义乌县委和中共金属特派员常驻地,素以革命‘小延安’著称……”连日来,我市掀起了红色地图打卡热潮。这份由两新工委精心编制的红色地图,囊括了31个学习教育点,涵盖革命教育、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改革发展、廉政教育等内容,将可歌可泣的革命史、以启山林的建设史和勇立潮头的开放史串珠成链,融合红色文化与生态元素,形成红色旅游线路,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
传承红色记忆,现场宣讲饱含“义乌味道”
“莲塘泮伏击战也打得很漂亮,还有孝顺之战、黄宅之战、曹宅之战等,我都参加了,歼灭了很多鬼子,但也失去了很多战友。我清清楚楚记得他们的名字,很多战友直到牺牲前的片刻还想着要歼灭鬼子……”4月14日下午,92岁的抗战老兵朱光,满怀深情地讲述着自己的初心故事和峥嵘岁月,为社区党员和稠城一校的师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当天,义乌首家社区党校——“向阳社区党校”正式揭牌,向阳社区“五老工作室”也在活动中成立。义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凝聚新势力,整合老干部、老党员、老兵以及工青团妇等各类群体,打通线上线下平台,运用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开展具有“义乌味道”的主题宣讲。
开设“云上社科”党史普及宣讲,组织社科新老专家、社科基地宣讲员以及社科活动志愿者等,讲述党史故事、普及社科知识、推广义乌发展经验、弘扬义乌优秀文化。丰富乡村红色精神文化载体,通过农村文化礼堂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阵地,充实和丰富红色文化基因。开展“最美乡音传党音”“四千”宣讲等系列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
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通过“菜地党课”回顾艰苦岁月奋斗历程;义亭镇“五亭说”宣讲团用鲜活形式演绎情景党课;苏溪镇邀请文艺团队、红色讲师等采用文艺展演、经典诵读等形式讲党史……各种接地气学习形式,变“简单漫灌”为视听体验,变“官样文章”为乡音土语,让干部群众听得进、记得住、跟着走。
推动千场“真理的味道”进基层。我市组织20多个宣讲团1500余人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工地参加宣讲。劳模工匠、青年、妇女、教师、学生,都是宣讲力量,尤其注重激发80后、90后、00后的热情,宣讲内容富有义乌特色,不仅有“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还有义乌发展经验。一季度已开展851场次“追寻真理的味道”宣讲活动,全年将开展宣讲3000余场次。
创作红色精品,云端传播讲好红色故事
近日,市委党校以“党史课程+网络直播”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述说义乌红色故事、展示改革发展成就。截至目前,通过数字化赋能,市委党校相继推出了四期“学党史·开新局”——献礼建党100周年云课堂。“云课堂”中,由高级讲师当主播,与网友在线“零距离”交流、答疑解惑。
据悉,四期“云课堂”直播当日共计吸引了45.5万人次观看,加上后期回放点播,收看观众超50万人次。有网友感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我市不断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党史+艺术”“党史+文创”“党史+直播”等形式,点燃学习党史的热情。大陈镇通过“智慧钉办”系统、至美大陈公众平台,每日更新党史学习内容;苏溪镇以村社为单位,逢五开展乡音“大喇叭”+直播讲座……一系列喜闻乐见的形式都搬上了云端。
鲜艳的国旗党徽、锃亮的“中国”二字、崭新的皮质沙发座椅……4月17日上午,义乌中影MC激光影城的“红色影厅”迎来了首批观众。我市积极构建“红色影院”三级体系,通过“红色文化+电影”模式,首批选定6家“新时代红色影院”,科学制定《义乌市“新时代红色影院”管理办法(试行)》,全面激活国有企业影视板块活力。
深耕文化领域,激发红色作品创作力。广大青年人还通过创作中国风Rap(说唱)歌曲、短视频等,用“年轻人的方式”让党史知识真正“潮”起来、“活”起来。小学生们也积极发挥自己的才智,通过创编红色经典诵读节目《中国脊梁》、推出“风从望道来”德育课程等,汲取红色故事精神营养。
我市各部门先后举办了“百年党旗红”全国新古体诗征集、“我在首译地,给党唱首歌”百部合唱创意短视频征集等活动;依托望道信仰线举办了主题摄影大赛、毅行大赛、红色直播等活动;创作了漫画《问道》、教育片《信仰力量真理味道》、广播剧《真理的味道》等一批高质量新媒体作品。
赓续红色精神,聚焦民生办好群众实事
聚焦助企为民办实事,激发党史学习教育新动能。义乌赓续红色精神,以“办实事”为落地抓手,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有效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辐射力、影响力。
“同年伯,晚饭吃过了吧。今天来主要就是想听听你们家对二村有机更新建设有什么看法和意见。”4月20日傍晚,上溪镇上溪二村网格长余许根,在夜幕下开始了他的入户走访工作,调查解决百姓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党员干部带头,下沉基层解难题。市领导结合联系镇街、村社、产业、人才等常态化开展走访(包括每周一次夜访),深化“市会镇(企)开”机制。坚持党史学习教育与“两问大走访”活动结合,推动为民办实事。今年以来,通过“两问大走访”累计收集问题5417个,解决问题5168个,解决率95.4%;开展“春风暖企行”活动9场,帮助87家企业现场解决问题或明确方案71件。
“楼下村区块停车太难了,能不能尽快解决。”3月下旬,城投集团线上平台收到一条反馈。经过走访调研、征求群众意见后,于4月2日正式对香山路停车场开展停车收费管理工作。这一措施有效缓解了楼下村停车难问题。
强化数字赋能,创新服务办实事。以推进数字化改革为总牵引,全面打造“三服务”2.0版,解决群众、企业和基层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党史学习教育转换为实践成果。上线“义码通”问题直通平台,平台上线不到一周,已解决各类问题120件,满意率近90%。“智慧钉办”系统实现镇街党员党史学习教育100%覆盖,上线“学党史”专栏创新实践成果的点评机制,把党史学习成果融入日常实践工作。
构建管理体系,攻坚克难纾民困。构建问题全周期管理体系,探索“两问大走访+”模式标准化、制度化落实落地,推动项目落地结,党员干部带头做好土地征迁、代办代跑、全程保障,主动上门提供保姆式服务,提升落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