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商城涌动一股暖流 “6·19”开放日揭秘“临时之家”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6-21 09:05:05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余依萍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志愿者在街头分发救助宣传册和联系卡

  中国义乌网6月21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余依萍)今年6月19日是第九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当天,市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携手义乌市城市有爱公益协会,在万达广场、新城吾悦广场开展“携手相助让爱团聚”机构开放日活动,让广大市民了解救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近距离感受这个“临时之家”的温暖。

  此次开放日活动,相关工作人员共发放宣传资料750份,将救助政策、救助理念宣传到千家万户和市民群众中,助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救助管理工作、关心关爱流浪乞讨人员的良好氛围,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让更多市民了解阳光救助

  “你好,如果发现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可以拨打110报警电话,这是我们的联系卡。”6月19日上午,义乌市城市有爱公益协会的20余名志愿者在万达广场向过往群众宣传救助政策,并发放救助宣传册和救助联系卡。

  “今年的活动不像以往一样邀请群众代表前来参观,而是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以‘走出去’的形式向群众宣传展示救助管理工作。”市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主任张杭春介绍,活动现场,市社会救助中心通过设立宣传展板,展示救助法规政策、寻亲知识、求助途径、服务内容等相关救助知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提供救助发现线索,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帮助流浪乞讨人员的工作合力和良好氛围。

  一直以来,市社会救助中心实行24小时工作制,主要负责为市域内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因被盗被抢、务工不着、寻亲不遇等原因导致自身无力解决食宿的临时遇困人员,提供饮食、住宿、返乡等服务,负责对遭受监护侵害、暂时无人监护的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提供临时庇护生活服务;宣传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儿童提供临时庇护服务。

  今年以来,该中心共救助598人次,分发受助人员御寒衣物等救助物资298件,护送返乡22人次。

  社会各界将关爱洒向救助工作

  对救助站工作人员来说,面对近年来受助群体的复杂性,他们有时也爱莫能助,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将爱延伸到市社会救助中心来。

  “如果你认识或知道视频里遗留在义乌市社会救助中心的人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最近,一条寻亲视频在抖音平台广泛传播,这条视频的作者来自义乌市社交电商协会。前不久,市社会救助中心工作人员前往浦江黄锋精神专科医院慰问受助人员,并采集了受助人员的血样DNA,一同前往的义乌市社交电商协会成员,则为长期滞留人员拍摄了寻亲视频,希望借助网友的力量帮助流浪者早日回家。

  2016年开始,爱心公社组织了多次为爱寻亲活动,垫资为寻亲者做DNA鉴定,促成了89个家庭的团圆,并获评“志愿八婺文明金华”第六届金华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近年来,每到炎夏与酷寒之际,义乌市城市有爱公益协会都会与市社会救助中心工作人员一起,走街串巷寻找流浪行乞人员,分发防暑药品或御寒物资,有时还上门服务受助人员。

  科技助力让回家之路不再漫长

  为让流浪行乞人员早日回家团圆,除了市社会救助中心和社会爱心人士一起努力外,民政部门及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努力。尤其是一些自己无法提供任何线索的“无名氏”,他们的寻亲路更艰难。

  自2018年开展DNA采集鉴定、人脸识别、乡音寻亲等特色救助模式以来,为中心滞留的44名身份不明的受助人员寻找户籍或亲人,现已成功帮助15名身份户籍信息不清的长期滞留人员返乡回家、回归社会,其中一无主受助人员在外滞留长达21年。

  “目前,公安部门已对长期滞留在市社会救助中心的43名‘无名氏’进行了DNA采集,以期有更多的人顺利回家。”张杭春告诉记者,其中一位“无名氏”来自台州,因智力残疾,在义乌流浪多时后被送至市社会救助中心,后转送至浦江黄锋精神专科医院治疗。当时,对方因身份信息查找困难而成为“无名氏”,在她治疗的3年时间里,市社会救助中心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寻亲,但一直未能找到她的家人。去年,市社会救助中心向市公安局申请对中心滞留人员进行人脸识别。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成功比对出她的身份信息,去年7月17日,在外流浪多年的受助人员陈群英,在工作人员的陪护下,踏上了回家之路。

  目前陈群英已经平安回到家中,而她只是众多寻亲案例中的一例。截至目前,市社会救助中心仍有36名走失人员未找到家人。“如果有家人走失,且走失人员可能出于身体原因说不出有效信息,这时候建议家属主动去附近派出所进行DNA采样。”张杭春提醒,市民如发现街头需要救助的流浪人员和其他生活无着落人员,可拨打110、96150以及救助热线85522362,也可引导其免费入住位于宗泽北路336号的社会救助中心。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