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7月25日讯(记者 龚书弘 通讯员 龚小勤 编辑 何冬圆)义乌赤岸镇官余村人口多,村位置特殊,是浙江省地质灾害重点村之一,由于全村有4处地质灾害点,村中有小流域和部分危旧房,每次的“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都是对村干部的一次“考验”。
“这处地势比较低,加上侧面山石比较松,隐患还是比较大,需要立即处理一下……”台风“烟花”来势汹汹,连日来,官余村党支部书记潘恒松每天都在各监测点、溪流水位附近、村内危旧房、村低洼易涝区来回“奔忙”,常常是忙完查险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对避灾安置点物资、食物保障做准备。
今年64岁的潘恒松是赤岸镇年纪最大的村书记,由于常年和“气候”打交道,他也成了“半个气象员”。结合每日的天气预报和水位观测,为了安全起见,潘恒松在请示镇党委和防汛指挥部后,与村两委决定在24日前转移“红线范围”内全部群众。
经过周密安排,村两委、党员突击队和护村巡逻队15名成员被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转移群众,另一个小组负责避灾点群众吃住和后勤保障工作。
“赶紧转移,不要抱侥幸心理,一定要万无一失、以免一失万无……”24日上午9时村里召开动员会,“红线范围”内除体弱多病的村民外均到场参会。会后,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突击队按照事先部署,上门帮助老人和体弱多病村民进行转移,由于前期宣传工作到位,加上村民对老书记的信任,转移工作非常顺利,从开完动员会到转移安置好56名村民,总共耗时8小时,而且村民非常配合。
由于安置人员较多,部分村民被安排在二楼居住,考虑到老年人和小孩进出不便,潘恒松特意在一楼安排床铺给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居住。“老书记安排的,我们肯定满意。”在官余村避灾安置点,村民们对潘恒松的安置非常满意。
为了打赢防汛抗台这场“硬仗”,潘恒松与其他两委班子成员一方面积极配合镇政府落实防台防汛各项防御工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党员突击队和护村巡逻队;另一方面,他带领党员干部迅速进入“备战”状态,白天疏通道路、调试应急设备,备足防汛物资、监视水情汛情,晚上大家踏着泥泞的道路巡查村边溪流水位,走访群众做转移动员……每天的工作,潘恒松都作了周密的安排。
坚守在防汛抗台第一线,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潘恒松尽心尽职、舍小家为大家的品格,正是义乌广大党员干部的缩影。每一次“备战”都是一次“历练”,每一场“风雨”都是一次“考验”,正是这些冲锋在前、无惧风浪的党员干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为民服务的初心,也用自己的行动擦亮了共产党员这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