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1月17日讯(记者 龚书弘 编辑 童晓)“三号炉1#冷渣机温度出水温度降下来了,不正常,去看一下有没有堵掉。”11月16日,在义乌赤岸镇华川集团四分厂的集控室内,工作人员正在电脑前监盘工厂内设备的运行情况。据介绍,集控室内实时更新的设备运行数据,实现了各装备全面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以及人员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浙江华川实业集团是一家集团化管理、多元化经营的国家高新技术型企业,其产业涉及造纸、印染、物流、科技和投资等领域。为了应对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今年以来,华川集团借“数字化改革”的东风,在现有管理和制造体系基础上,全面打造了“数字化车间”。
“像刚刚看到的这些水位温度等等,过去都需要手动或者到就地去调整,现在都是可以自动的,减轻员工的工作强度。再一个就是现在所有数据都已经上传,对故障的判断更加准确快速。”华川集团四分厂热控车间副主任冯谷丰说,同时,华川集团还将过去分散的专业控制室进行了优化整合,形成一个生产调度更为快捷、精准的智能化系统。
据悉,华川集团的“数字化改革”并非局限于车间的改造,几年前便以“机器换人”的理念推进各环节的提质增效。“今年以来,我们加大改革力度,实现了生产环境与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提升现场感知和监控能力,实现工厂精益生产和制造过程透明化。这些年的改革累计投入超1000万元,为我们企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带来强劲能力。”华川集团副总裁金忠财说。
记者注意到,华川集团的智能化嬗变只是义乌赤岸镇工业领域主动转型的一个缩影。该镇经发中心主任丁紫军介绍,今年以来,赤岸将全镇25家规上企业及5家“小升规”培育企业全部纳入“数字化改革”范畴,立足“三服务2.0”对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
“我们主动为赤岸企业寻找合适的第三方公司上门服务,为他们推出数字化改造的诊断方案以及软硬件的提升建议,并多次邀请市数字化改革专班进企培训,开展面对面服务。整个改造过程中,无论是技术改进、设备定制,哪怕是网络覆盖的对接,我们都全心全程开展服务。”丁紫军表示,经过努力,赤岸企业的数字化改革成果也十分显著,纳入改革范畴的30家企业已全部完成新制造服务平台诊断,澳升、派对、华川等9家企业已完成数字化车间项目的申报,总投资超4.5亿元的3家企业即将迎来专家组验收,整体推进进度走在全市前列。
赤岸作为义乌传统意义上的农业重镇,近年来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改革步子迈得早、迈得快,更迈得稳。镇党委书记刘洪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数字化改革”从来不是所谓“高大上”的代名词,而是切实为企业淘汰低效产能、实现转型升级的一件“利器”。下一步,赤岸将持续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为企业在能源双控背景下抢占更多发展先机,也为打造“共同富裕”硬核成果、实现古镇复兴注入不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