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1月26日讯(记者 陈佳琪 编辑 童晓)随着近年来义乌红糖产业的兴起,延伸出制作麻糖的相关产业,同时也孕育出义乌麻糖专业村——李宅。走进义乌廿三里街道李宅村,麻糖的香甜味儿扑面而来,和煦的日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干净整洁的道路上,枝藤溢翆,阡陌交通,房屋整洁,一派新农村气象,如今的李宅村已然成为环境优美村。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李宅村充分把握机遇,结合村内实际情况,深入发展麻糖产业,重点打造麻糖一条街,积极组织麻糖经营户切磋技艺,让麻糖手工制作技艺得到传承的同时,走出一条属于自家门口的富裕路。
进入11月份以来,这里的麻糖一直销售火爆,供不应求。记者循着香味来到一家李自安麻糖作坊,里面一家三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熬红糖、压麻糖、切麻糖、装麻糖,熟练地配合每一道工序,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红糖与炒米的香甜气息。“手工麻糖制作一般是熬红糖汁、选料、炒拌均匀、压平切片、装袋密封五道工序,每次制作至少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从选材到熬制到成型,李自安的麻糖制作过程保留了最传统的手工工艺。与制麻糖手工工艺打了30多年交道的李师傅说,纯手工做出的麻糖色泽鲜亮,具有松、香、脆、酥的特点。米花糖的松、芝麻糖的香、小米糖的脆、黑米糖的酥,义乌人儿时的记忆就在这小小的麻糖中涌上心头。
李宅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浜告诉记者,“目前李宅村的麻糖已经形成规模,制作售卖麻糖的加工作坊有14家。”靠着李宅麻糖经营户讲诚信、重质量,经过二三十年的逐步发展,形成了现在这样颇有名气的“麻糖村”。每到11月,整个村沉浸在甜蜜的香味里,麻糖香飘十里、百里、千里,还飘出了国,吸引了众多中外购买者。
凭借做麻糖、卖麻糖,村民实现家门口的“美丽经济”,一年能有二三十万元的经济收入,少的也有五六万元,总年产值更是高达五六百万元。以产业帮扶“共富路”,李宅村的村民们尝到了“富裕的甜”。
为助力麻糖产业的长远发展,从2017年开始,李正浜就下定决心整治房前屋后环境卫生以及村内道路,从群众的不理解到大力支持,李正浜做了大量工作,村貌也从脏乱差变成整洁有序。李正浜坦言,“原先村里存在违法搭建现象,村内鸡鸭散养、房前屋后乱堆放以及垃圾乱倒等情况突出,去年我们做了一个主干道的路面白改黑工程,现在我们在做村内的道路,用石子铺设,初步的规模已经有了。”经过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工程顺利实施,最终仅用30天时间完成困扰农户许久的“老难题”。看到原本破损的道路铺上了鹅卵石、摆上了花草,变成了焕然一新的“迎宾大道”,村内农户为干部竖起了大拇指。村民李正永感叹到:“原先我家门前就是条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但是现在变成了水泥路,而且还点缀上了鹅卵石,家门口的路变得既美观又实用了。”
与此同时,2020年李宅作为垃圾分类“两定四分”试点村,因地制宜,结合本村人口分布情况,确定了两个智慧垃圾分类投放亭建设位置,通过充分发动村民群、企业群、党员群以及党员上门宣传等渠道,如今,“两定四分”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村民日常的自觉行动。
村子美了,道路干净了,村民们对麻糖产业也越来越有信心。今年村委重点谋划打造了麻糖一条街景观设施。成千上万的小红旗,让李宅成了一处特别的“网红打卡地”。据不完全统计,仅此一项客流增加30%以上,麻糖经营户生意成交量明显提高。
李宅村依靠自身村集体优势众筹办起了麻糖厂,通过麻糖产业带动“美丽经济”,每年村集体收入达75万元。接下来,为了更好地发展,让李宅村的麻糖闯出去,开拓更多的市场,李正浜表示,“之后会慢慢扩大麻糖厂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将重点谋划糖豆文化产业园项目,加强与市场集团对接,结合当前的非粮化整治,争取流转土地165亩以上打造粮作示范园,助力更多村民增收致富。”麻糖让产业更“火”,让乡村更“红”,让百姓生活更“甜”,一条条康庄大道连接村头巷尾,一幢幢粉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幅乡村幸福小康画卷正在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