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匠心守护时光印记——记木活字印刷术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进

发布时间: 2021-12-15 08:50:44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卢丽珍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刻字

拣字

排版

上墨

拓印作品

排列有序的木活字

  中国义乌网12月15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卢丽珍)一方纸、一抹墨,印制出百年不褪的清晰字迹;一版字、一刻刀,刻绘出千年不化的“活字”。

  木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改变了雕版印刷刻板费时、费工等问题,加快知识传播的同时,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佛堂镇光明村,就有木活字印刷术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进,已默默坚守20余年。他传承了一整套木活字印刷术,在日复一日刻字排版的生涯中,守护华夏文明的一点星光,令它在历史长河里安静闪耀。

  传承汉字文化

  一本本族谱,记录一个个家族的血脉故事。“国有史,县有志,家有谱”,活字印刷的史、志、谱,用文字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随着科技发展,数码印刷行业兴起,很多地区的木活字印刷品只能静静地躺在博物馆,成为历史的印迹。“虽然效率不高,但木活字印刷术却有着它独特的优势。”王进告诉记者,木活字印刷的字模由梨木雕刻而成,印刷时使用的是原墨,且不添加任何油性物质。虽然印制过程较慢,但其墨色凝重、字迹清晰,只要保存得当,可以存放上百年不褪色。

  王进说,木活字印刷的价值在于汉字文化的传承。“我们印刷的字都是繁体字,繁体字曾在积累和传播文化知识方面功绩卓著。古人作品之所以流传千年,亘古不衰,在于其深厚的文化价值。繁体字在这方面起了很好的桥梁作用。繁体字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而如今,传承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眼看古老技艺濒临消失是一件残酷的事。王进始终坚定地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保护传承木活字印刷术这项古老技艺。“木活字要留存,光靠政府重视还不够。”王进说,“作为传承人,我有责任有义务,不能让老祖宗的手艺断在我们手里,现在我的孩子已经学会了这门手艺,是后继有人了!”

  “感觉每个字都有生命”

  在光明村的一处普通民房里,记者眼前呈现一版版几万个木制活字,这些就是王进平时用来印刷的工具。

  “我喜欢文字,喜欢它的结构,印刷或雕刻时,感觉每个字都有生命,每个字都是活的。”王进告诉记者,受父亲王一均的影响,他自小对木活字印刷术有着特殊情感,闲暇之时就一头扎进“文字海洋”。“在我们这里,木活字印刷术多数‘服务’于宗谱,它经久耐用,字印清楚。”

  据王进回忆,上世纪90年代,退休后的父亲便开始重修王氏宗谱。他花了大半年时间,跑遍义乌、东阳、兰溪等有王姓的村子,收集各地凤林王姓的来源、迁徙路线、分支村落等信息。收齐资料,父亲回家摆字盘,闭门数月,印刷装订出100多本《凤林王氏宗谱》。为了这册宗谱,他把全部退休工资都贴进去了。

  除了《凤林王氏宗谱》,他父亲还印刷制作了《网山朱氏宗谱》《铜塘傅氏宗谱》等多本宗谱。

  “我父亲的手艺是跟着舅舅学的,舅舅又是跟着他舅舅学的,可以说是一代传一代。13岁时,父亲想以此谋生,先是当了五年的免费学徒。一边跟学技术,一边一门心思扑在故纸堆里认字、习字。”王进回忆,他父亲很勤奋,经常向一些老秀才、老举人请教问题,双管齐下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刻字、排版、印刷等技术。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木活字印刷基本已退出市场,而王进这代人的传承,让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守护古老技艺

  网络信息数字化的今天,人们都习惯了在移动端阅读,而纸质的出版物依然存在。活字印刷这一古老的技艺,依然被“守护”着。

  采访当天,只见王进用蘸墨的棕刷涂抹字模,待字盘着墨充分后,取一张宣纸覆于其上。再用棕刷轻轻扫动纸面,直到纸背显出墨迹。宣纸揭起时,上面已印满繁体老宋字。文字方方,墨香淡淡,极其古雅动人。用手触摸文字,可以感觉到凹凸不平的纹路。

  “这是文字的骨骼,也是文化的脉络。”王进说,要印刷,首先得拣字。

  他家有一套拣字秘诀:“君王立殿堂,朝辅尽纯良。庶民如律礼,平大净封张……”即所有“君”字部首,及字形与“君”相近的字,放在字盘同一行;把带“王”字部首的字放在第二行,以此类推。

  “不通拣字诀,排版犹如大海捞针。”王进告诉记者,他父亲在世时,平日就来自家的排版室“玩”,整理木字模或是看看家谱。“他拣字的速度很快,拣字秘诀铭记于心。”

  据王进回忆,有一天,王一均在家忙着排字时,自己恰好回光明村家中。“我发现,老宋体字在字模上看着‘不规矩’,但是印出来不呆板。印出来的成品,墨迹清晰,保存时间久远。”

  趁着兴致,王进跟父亲学起了这门手艺。时光荏苒,如今,王进也是有20多年功力的手艺人了。刻字、拣字、排版、校对、印刷、打圈、划支、填字、分谱、草订、切谱、线装等制作家谱的20道工序,王进早已烂熟于心。

  “刻字要数木活字印刷中最难的一道工序。”王进介绍,木头的材质要选用上好的棠梨木,步骤如同刻章一样,先用毛笔将要雕刻的字反写在一个个模块上,再用雕刀雕刻成形,先横再竖再撇,最后再把剩余的空白之处挖掉。“可不要小看这门功夫,没有长时间的积累,是干不了这个手艺的!”

  作为第六代传承人,王进一直在这里守护着家族的近6万个梨木字模和这门古老的技艺。特别是那两套刻制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的木活字印刷模板,在岁月流转中,愈发珍贵。与现代印刷品的工业气息不同,经木活字印刷术制出的族谱字形清隽、版式古朴,翻开后,纸墨清香扑鼻而来。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