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月3日讯(记者 龚书弘 编辑 童晓)近年来,大陈镇阔步发展、奋勇争先,成为了义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的典范,开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回顾2021】
兴产业增动能,经济发展有进位
今年1-11月,大陈镇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3.7亿元,同比增长17.7%;完成有效投资2.03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工业投资9102万元,同比增长38%。
重视科技创新,完成1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金华市科研中心创建,服装衬衫二类创新综合体投入使用。
深化提质增效,完成55亩低效用地整治,改造升级11家企业数字化车间,整治“低散乱”企业46家。
强规划优格局,镇村面貌有提升
今年,大陈镇实现美丽城镇省级达标,84个美丽城镇项目100%完成。
保障甬金铁路建设,加快前山区块开发,推进镇区基础设施提升,落实常态化精细化管理,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创成省级园林城镇。
一以贯之推进乡村振兴,预计32个村100%实现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
“大陈小集”展馆建成并开馆运营,线上线下累计销售突破6000万;
建成镇级旅游服务中心,完成红色旅游精品线建设,大畈高端民宿项目基本完工,稻田酒店项目主体结顶。
优服务保稳定,民生品质有改善
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全覆盖,累计承办各类活动1100余场;
临时救助、慈善救助、残疾人救助1086人次共计210万元;
100%完成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基层治理稳扎稳打,化解重复信访件13件、初信初访76起,化解率100%。
深化“至美善陈”品牌调解室,化解矛盾纠纷610件涉及金额750万元。
抓教育强堡垒,自身建设有提质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以“线上+线下”模式落实党员学习全覆盖,完成全镇2300余名党员轮训,走村入户宣讲党史87场,不断提高“政治三力”。
探索“村干部健康码”智慧管理机制,对重点工作实行挂图作战,清单管理、限时销号;
推行一线工作法、闭环工作法,开展“5421”深化三服务、“两问大走访”等活动,解决各类问题891个,努力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把法治建设引向深入,把廉政建设贯穿到底。
【砥砺奋进的5年】
过去五年,是大陈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是在转型发展道路上大胆探索、锐意创新、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五年来,大陈镇迎难而上、砥砺奋进,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拓空间、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有力推动“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稳步开局。
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的五年
顶住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双重压力,招引桃李春风·大陈小镇、农旅汽车文化公园等10个项目落户大陈,总投资超100亿元;
企业小上规21家,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科技型企业28家,2020年有效投资同比增长16.4%、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7%、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6%。
5年累计完成有效投资29.25亿元,接待游客940万人次。
城镇面貌明显变化的五年
建成37省道复线、国贸二期、稠大线等交通骨干项目,主动接轨城区;
累计投资5亿元,新增楂林东塘2所幼儿园、瑞云路商业综合体、苏陈变电所、楂林集贸市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产业创新综合体、养老服务中心、3家商业银行等公共基础配套项目,
杜门、大陈两个区域通过省级小城镇整治验收,城镇功能更加齐全。
发展空间大幅拓展的五年
摸索谋划前山、镇东两大区块近4000亩发展空间,启动前山土石方一期、二期280亩平整,完成前山工业区579亩有机更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拓展新增建设空间,整理出1800余亩大陈未来发展的连片空间。
镇东区块已列入省、金华市十四五矿业规划,通过矿地综合开发利用整治,再拓展2400亩连片发展空间。
乡村振兴全面激活的五年
连线成网“至美大陈”精品线,总长超45公里,实现精品线大环线无缝串联;
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3个、省级休闲旅游示范村2个,获评首批“省美丽乡村示范镇”“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创成4A级景区镇;
强化消薄攻坚,预计2021年全镇32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可达50万元以上;
创建省级农业特色强镇,推出“大陈小集”区域农产品牌,农旅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遗留问题有效破解的五年
实行“土地严管年”、开设“规矩讲堂”,坚持从严整治立规,累计打击占地违建、挖山取石等违法行为121起,其中立案查处89起,处理历史遗留问题2600多宗,规范审批农民建房2100余户,农民建房“先审批后建房”观念逐步形成。
主动化解企业破产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重大隐患问题,先后破解3家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累计追回国有资金939万元。
生态文明持续提升的五年
累计投资近3亿元,新增污水管240公里,创建污水零直排区14个,全域消除劣Ⅴ类水,大陈江水质持续稳定在Ⅲ类以上;
建成并投用51个“两定四分”点、杜门垃圾中转站、工业垃圾分拣中心,实现城镇、农村、工业垃圾分类全覆盖。
开展建筑工地、道路扬尘、餐厨油烟等专项整治,100%实现“燃煤锅炉”向“清洁锅炉”升级;处置违法建筑82.2万平米,连片拆84.2万平米。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五年
成立大陈教育基金,新增幼儿园2所、公建民营小学初中各1所;
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等工作;
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1家,实现居养服务全覆盖;
新建龙门脚饮水工程,保障2.1万楂林东塘群众喝上“放心水”;
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28处,涉及资金1400余万元;
完成异地奔小康四期、杭长高铁拆迁安置建设并分房到户,治理危旧房2500余户,新增农民建房2100余户;
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建成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新建、拓宽农村道路80公里,新增路灯1100余盏、公交车候车亭36个。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五年
建成“1+3+32”三级矛调体系,实现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100%化解信访积案20件,创建3个省级民主法治村、17个金华市级民主法治村;
建成1个应急智慧中心、5个智慧安全站,每年开展出租房消防安全百日攻坚行动,排查整治交通隐患50多处,全镇未发生严重安全生产事故;
全镇未发生“两抢”等重大社会治安案件,“三项警情”指标每年下降3%以上,社会大局总体稳定。
【未来怎么干】
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加5%,财政收入年均增加5%,引进2个以上50亿元投资项目落户,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新增1-2个AAA级景区。
实现上述目标,大陈镇将始终坚持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全面领导,永葆“闯”的精神、“抢”的姿态、“拼”的劲头、“实”的作风,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在以下方面奋勇发力:
1、拉大镇区框架。镇西以1028亩前山产业平台为核心,打造“一江两岸”产城融合区;镇中在镇政府周边2平方公里打造新区,完成100亩以上空间公建、绿化等建设;镇东分五个区块实施1.7平方公里矿地综合利用开发项目,拓展空间1000亩以上。
2、深化产业转型。培育时尚工旅,推进瑞云路时尚工业旅游示范区建设,以衬衫高端定制为特色,打造全品类“云定制”平台。建设前山数字化服装产业园,五年后规上工业产值在2021年的基础上翻番,累计工业投资15亿元以上,累计完成小升规20家以上。
3、强化文旅招商。镇东区块加大文旅支柱产业招商,保障大畈民宿、千亩山民宿、稻田酒店等项目建设,构建以镇东区块为龙头,“一村一品”串珠成线、连线为网的“1+X”全域旅游格局,目标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收入4亿。
4、推进乡村振兴。加强镇区周边6个村全域有机更新,推进红峰古村落保护开发。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精品村,不断探索实践“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旅游从山水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巩固水果粮食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建设成果,新增垦造耕地500亩、旱改水600亩、等级提升1000亩、农业标准地1000亩,深化“大陈小集”推广,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
5、补齐交通短板。南北向打通“义诸”高速,东西向建设国贸四期,内循环打通瑞云路延伸线,实现大陈“交通末端”到“区域枢纽”的嬗变。推进农村路网提档升级、养护大中修等工程建设,新建农村公路20公里以上,新增路灯1000盏以上,建成楂林公交停保站。
6、提升城镇设施。投资10亿以上,提升大陈大道、八楂公路等主干道,改造路灯、建设智慧公交等,建成综合供能站、37国道应急保障中心等。建成1个以上商业综合体,新建、改造绿地100亩以上,完成镇区燃气配套管网建设,推进智慧电网、智慧交通等建设。
7、保护自然生态。坚持“两山”理念,构建八都绿色生态系统。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提升,镇区、企业生活垃圾分类“两定四分”点位建设实现全覆盖。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碳,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加快建设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的生态高地。
8、改善社会民生。新建幼小初学校各1所,建设楂林安置区3.1万平米,新增农民建房1000户以上,争取打通八都、九都、十都环线,完成群众20年的期盼。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建设体育强镇。
9、建设平安大陈。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实现“双下降”。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加强洪涝等自然灾害防御,全面提升法律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动信访积案化解,积极开展双拥共建。
10、强化高效治理。抓好用好数字化改革,实现更高质量的“掌上办事”“掌上办公”“掌上治理”。管好村干部和志愿者队伍,夯实执政的基础。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满足人民对更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全域汇聚建设“至美大陈”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