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毕业季,大连理工大学南校门因“连理”两个字一直都是毕业生打卡圣地。今年,因疫情防控学校封闭管理,同学们无法外出在校门口拍毕业照。学校决定在校内按实物1:1复制一个南校门,老师们冒雨连夜施工,用一个通宵,把校门组装完毕。(6月8日 《人民日报》)
笔者认为,校方谨遵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禁止学生外出,是理性;基于前期调研了解学生心愿,复制大门贯通“连理”,是感性,是温度,更是人文情怀的完美写照。
如何把人文情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各大高校钻研的难题。在人文情怀这堂思政课上,大连理工大学为我们交出了一份示范性的答卷。
大连理工大学曾因是唯一一所能拍出“连理”照的高校而火遍全网,在大连理工大学,“连理”则是有着“连接理想”的美好寓意。修习四年,每一位毕业生都希冀在毕业之际可以通过影像留下一些和学校的珍贵回忆,如此具有代表性的大门尤甚。
可作为“中国冷链第一城”的大连,一定程度上受冷链以及进出口行业发展的影响,疫情总是反反复复,前后经历五轮疫情,甚至被网友称为“一座打满抗疫全场的城市”。当地大学的疫情防控抓得格外严格,出入校门更是受到严格管理。
思政课堂不该仅是传统课堂的理念灌输,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应受到重视并予以充分体现。校方没有忽视学生们的呼声,冒雨连夜施工,仅用一个通宵便把复制的校门组装完毕。甚至连质感等细节也没有忽视,完全采用表面真石漆喷涂+阴刻模拟石材,按照实物1:1全尺寸制作。大连理工大学用行动诠释了“学校是为学生服务的”, 20.4米长的“新校门”打动了每一位毕业生,也打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心。
人文情怀应落到实处,而不是刻意构建所谓的人文情感、人文环境。正如“校门进校园”,对大连理工大学来说或许只是一件小事,但它彰显的正是学校的责任担当,是学校的以人文为本。学校为毕业生上的最后一节思政课,暖了学生们的心,也体现了高校的责任与担当。
学校是个人成长的沃土,学生也当是学校的主人公。关于人文情怀,大连理工大学为我们交出了一份示范性的答卷,但人文情怀究竟该如何彰显,高校又该如何培养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我们仍旧走在探索尝试、道阻且长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