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陈佳琪 正文

战“疫”后方的深夜“能量餐” 义乌爱心市民自发为防疫人员准备夜宵

发布时间: 2022-08-19 18:32:01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记者 陈佳琪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8月19日讯(记者 陈佳琪 编辑 童晓)“今天又准备了什么好吃的?”“昨天绿豆汤不够喝,今天多做了一份,还有鸡蛋、包子,都是大家爱吃的......”这是8月12日凌晨发生的一段对话。

  凌晨两点,义乌市北苑街道柳莺路上万籁无声,伴着路灯的光亮,市民杨江民和他的朋友提了一桶绿豆汤和一篮包子、鸡蛋,步履匆匆地赶到义乌市中医医院的医护人员居住酒店门口,为他们送上深夜“能量餐”。

  自义乌疫情发生以来,许多餐饮店受到影响暂停营业,义乌北苑援助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工作至凌晨,想吃夜宵却在附近没有找到店。附近居民杨江民了解情况后便二话不说地承诺:“你们有多少医护人员,我明天晚上给你们准备。”

  “他们在一线很辛苦,我希望他们睡前可以不饿着肚子。”在杨江民的带动下,柳青夜市的一些小吃负责人也陆续加入深夜队伍,成为“温暖后方”,从8月11日晚开始,为医护人员送上“能量餐”。

  “疫情期间,为防控大局我们可以选择歇业,但是为防疫人员提供一点‘能量餐’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也是我们感谢他们的一种方式。”一名河南籍的柳青夜市摊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每天晚上八点左右,杨江民就动员朋友们开始准备食材、柴米油盐、锅碗瓢盆、一次性餐具,“包子需要提前揉面,我们就早点准备,再分工煮绿豆汤、鸡蛋等。”杨江民介绍,整个制作过程需要四至五个小时。此外,每次烧制前,他都会电话联系核酸采样队组长,挑在他们结束核酸采样快结束回到酒店的时间蒸煮,“这样他们到了,就可以吃到热乎乎的包子。”杨江民说。

  因220余名医护人员会分四辆大巴车回来,有时需等待至凌晨两三点,但他毫无怨言。爱在双向流动,健谈的杨江民和医护人员成了好朋友,感受到很多温馨的感谢和善意的微笑。“杨先生每天送丰盛的夜宵,大家即使很累,也觉得很开心,工作更有干劲了。”核酸采样队第五组长吴俊锋表示。

  后来义乌静默,不能外出采购食材,杨江民便与朋友们商量,每个人拿出自己家的鸡蛋,五个十个拼凑一起。虽然数量不多,但一定要让大家不只能吃得饱,还能吃得好。“我们当时连续三天送了夜宵,坚持到‘弹尽粮绝’的那一刻。”杨江民笑笑说道。

  疫情之下,义乌总有那么一股暖流,缓缓流淌到每个人的心田,散发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指引着人们向前看。沉甸甸的“能量餐”,承载着的不仅仅是暖身的食物,更是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关怀和爱。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