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1月15日讯(记者 蒋守洋 编辑 童荟颖)沿着贯通义乌南北的国贸大道一路向北,在义乌与浦江交接处,就是大陈二村。这里曾是义乌最偏远的村庄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这个曾经的贫困村正迈步走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
走进大陈二村,一排排整齐统一的联栋农房经过20余年依然干净整洁,户户庭院花果飘香,新村里在20多年前的建设中就已实现了管网管线全落地。村中心广场的提升改造正加紧收尾中,“共同富裕、共美大陈”几个立体大字鲜红大气。广场中心一座冲劲十足的石牛雕塑已见证了村庄向美而变20余年。
2002年1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第一次到义乌调研,第一站来到大陈镇大陈二村。
时任大陈二村村支书陈家生清晰地记得当时考察的场景:“他一下车就被村里林立的楼房、宽敞的道路、优美的环境所吸引,他一边走一边问我村集体经济、村民生活以及实施旧村改造等情况,还走进村民家中拉起家常。”
大陈二村遵照党中央,浙江省委省政府要求:“要关注低收入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不落下一个,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奋发向上,加快发展建设脚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将“共同富裕”的美好画卷不断丰盈。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大陈二村干部群众群策群力加快旧村改造,如今,大陈二村到处都是白墙红顶的新房子,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已经全覆盖,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目前全村总人口1178人,总户数442户(大户),外来人口6500余人。去年工业产值达6.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6万余元。
“曾经我们村是个有名的高产贫穷的村子,村民住在阴暗潮湿又破旧的房子里,全村最宽的路不到三米,村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老支书陈家生走在村里,感慨不已。如今村里综合楼、休闲广场、灯光篮球场、办公大楼、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大陈二村文化礼堂、公厕等公共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村里还有幼儿园一所、小学三所,服务着3000余名本村及周边地区的适龄儿童入学读书。
实现了安居,乐业亦是保持乡村发展活力的重要内容。大陈二村是著名的衬衫之乡,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就以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点燃了一方热土。如今,村里拥有个体私营企业67家,年产衬衫2000多万件,光衬衫产品销售额就达6亿元左右。由于衬衫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第三产业,各种店铺、商行等服务行业165个,村里酒店宾馆一家,民工宿舍不下百家。“村里大力支持有能力的村民创业,为他们解决办厂、开店的用地、用房、用电等问题,让他们有经营收入,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陈二村党支部书记陈巧碧说,目前全村村民都由村集体出资统一交养老和医疗保险,其中有40%的村民已转为城镇职工保险,每年平均计算老年人可领取30000元左右的养老金,看小病买药自己不用花钱,大病住院可以享受90%左右的医疗报销。
“菜市场、超市都很便利,环境卫生又很好,特别是对老年人的关怀也做得非常到位。”村民陈香月说。现在村里给每个人都交了意外险,每到年底每个人可以分1500元的“口粮钱”,村民吃粮都由村集体解决了。村里还办起了居家养老中心,六十岁以上老人家里不用烧饭,每月交养村居家老中心120元钱就可以吃上丰富可口的午餐和晚餐。
据了解,近年来,大陈二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村集体资产价值9000多万元,每年稳定现金收入100多万元。陈家生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我们全面奔小康的路上一个也不能落下,我们朝着这个方向一直在努力。”目前村前山特色工业区的拓展开发正在火热进行中,大陈二村也正谋划更多新业态、新举措,进一步迭代升级大陈二村的“共富果实”,打造义乌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