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义乌为夺取一季度“开门红”按下“快进键”

发布时间: 2023-02-10 09:16:35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王志坚 贾傲 何晓峰 朱翔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者按: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春节假期过后,义乌相继召开强力推进改革开放大会和两会,明确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要以分秒等不起、处处慢不得的姿态,全面紧起来、速度冲起来、全力拼起来,把全部智慧和劲头用到干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上来。部门送服务、项目抢工期、外出抢人才、企业抢订单、生产赶进度……节后复工复产以来,义乌全市上下抢字为先、干字当头、创新创造、全速起步,奋力夺取“开门红、开门稳”。

  抢人才:

  义乌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

  1月31日中午,一辆来自河南的就业直通车顺利抵达义乌,驶入浙江泰达纺织有限公司厂区。车上载着42名河南周口籍新老员工,这是我省今春首趟巾帼就业直通车。

  当天下午4时许,从四川巴中恩阳机场起飞的专机顺利抵达义乌机场,120名巴州籍务工人员乘坐就业直通专机来义返岗就业。这是2023“浙江—四川”春风行动暨东西部劳务协作招聘活动启动以来,我省第一架落地的“复工专机”。

  “节后,当其他地方开始招工‘抢人’时,我们已处于‘收网’阶段。”义乌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国成介绍,义乌立足企业春节期间及节后用工需求,围绕“‘早’字抢先机,‘快’中开新局”的理念,转变以往“节后、市域、线下、基地、政府”五大招工主要途径,加快返岗接工、加大劳务对接、加密招聘活动、加深校企合作、加力市场引才。截至1月底,通过多途径为重点企业补充新员工5000余名,其中通过包车、包机方式“点对点”输送新员工1310名,有力保障了春节不停产企业及节后开工企业用工需求,为一季度“开门红”夯实人力资源保障。

  义乌相关部门改变以往节后赴外招工模式,变节后为主为节前为主。1月9日起,义乌组织6个工作组携23家缺工企业赴省外招工,举办8场劳务协作对接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约1500人,并提前对接云南、陕西、四川等7个劳务输出密集省,通过包车、包机,实现劳动力“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精准对接,及时解决企业用工缺口。

  同时,改变以往市域劳动力市场“内部消化”途径,变市域为主为跨区为主。积极向外拓展东西部劳务协作,在全国12个劳动力输出省份建立176个劳务协作工作站,建立岗位信息常态化共享机制和劳动力输出长效化对接机制,有效扩大用工渠道。1月10日,来自云南的骆开华与48名老乡乘坐“就业直通车”来到义乌,成了义乌大千食品有限公司的新员工,这也是我省新年首趟跨省招工专车。

  为抢人才,义乌改变以往现场招聘为线上为主、线下为辅方式,分行业、分领域、高频次开展“直播带岗”线上招聘活动。自去年11月中旬以来,已连续开展87场“直播带岗”活动,参与企业690家次,吸引500余万人线上观看,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35万人。

  此外,义乌还改变以往“政府主导”引才模式为“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两手抓,整合人才发展集团、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及150余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优势资源,形成“1+2+X”人力资源服务品牌集群,为企业招工引才提供从招聘咨询到管理培训的“一站式”专业化服务。

  正月初六,义乌市人力资源产业园开市,当天人流量达800余人,比去年同期增长31%。今年,义乌“政府+市场”联动开展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高层次人才等专场春季招聘活动将达100场以上,全年持续开展招聘活动300场以上,全方位满足该市18.9万人的企业用工替换需求。

  抢发展:

  义乌经开区项目不停工 招商不停步 服务不停歇

  在天合光能(义乌)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声隆隆不绝,长达百余米的生产线上,高精尖设备飞速运转,有序分选、划片、焊接光伏电池组件,企业开年出口额喜人;义乌晶诚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线一片繁忙,日产值达200余万元。

  记者从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悉,去年义乌规上工业产值1639.3亿元,强势跻身全省“工业强县”之列,其中经开区的光伏产业产值872亿元。新的一年,义乌各企业冲刺兔年“开门红”,经开区的光伏、新能源等企业表现依然亮眼,仅春节期间就有爱旭、晶科、晶澳、天合、瞻芯等8家企业不停产,留义在岗人员超1.5万人。

  为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从节前就全面摸排整合提升区内的重点招商企业及在建项目部的人员情况、停复工安排和用工需求,同时联合多家企业积极推出待遇提升、年后补休、来义团聚等留人举措,在春节期间保持生产能力。

  除光伏产业,新能源工程也是热火朝天。欣旺达义乌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是义乌史上制造业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于去年12月4日动工建设,项目总工期500天。施工单位和参建人员舍小家顾大局,春节期间不停工,采取轮班制科学组织施工,约900名工人坚守一线,使原计划于5月1日完成的一期工程不断提速,如今厂房区域工程桩已全部完成,独立基础承台开挖基本完成,累计完成投资约2.1亿元。

  生产不停顿的同时,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也不停步,积极利用春节机遇,持续奔跑招商。经开区与工商联、义商总会等联合举办义商代表恳谈会,春节期间全员坚持当好招商员、服务员,加强与企业联系,关心企业用电、用工、投资等方面需求,收集涉及医疗器械、汽车等八大块产业招商信息,并对接节后落地服务工作。

  此外,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三服务”为抓手,积极开展“助企开门红”,走访晶澳、欣旺达等项目工地现场,实地了解项目进度、员工过节、企业诉求等情况,集中帮助企业协调周边道路建设、用电、用工等问题。节后,积极针对落地项目召开现场推进会和协调会,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困难,加快供地步伐。目前,经开区招引项目及在建工地已全部实现复工复产。

  抢工期:

  真金白银给奖励,义乌建设领域全面复工

  连日来,义乌市建设领域吹起复工复产“冲锋号”,各大建筑工地到处可见忙碌的身影,施工人员开足马力,干得热火朝天。

  50岁的泥水工徐刘帮是河南鲁邑人,已有两年没回老家过年的他,今年与家人团聚半个月后,早早买上返程车票,正月初八便回到义乌苏溪镇畈田集聚区项目工地。

  徐刘帮说,他在义乌干了20多年泥水工,对义乌很有感情,总想着多干一天、早干一天,工程便可早一点完成进度,等待回迁的老百姓能早日住上新房。

  “我今年有个小目标,给家里买一台10来万元的耕地机。”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也让徐刘帮的生活很有奔头。他在老家盖起了两层500多平方米的新房,开上小轿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义乌的项目部对工人比较关心,收入也比较可观。”与徐刘帮一样,49岁的木工姜礼青在义乌已有6年,这次春节也是“晚回早归”。他告诉记者,一儿一女都已上高中,就想着早些回来赶工程,为子女的教育积累更多资金。

  正月十三前返岗并工作,给予1000元补贴,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上班给予每天200元补贴……为了能让工人积极主动返岗复工,畈田集聚区项目拿出了“真金白银”。

  “我们项目进度很紧张,节前为了鼓励工人延迟返乡、尽早返工,施工单位拿出了近200万元进行奖励,都是当场结清的。”畈田集聚区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陀源说,该项目是民生工程,涉及回迁安置居民1500多户。今年复工情况比较理想,该项目争取年底前将22幢建筑结顶,把去年因疫情影响的工期保质保量“抢回来”。

  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正月初七,义乌市建设局开展建筑行业“大走访、大服务”活动,并联合人社局多次开展“根治欠薪”行动,让来义建设人员吃下“定心丸”。

  “今年春节,工人返乡意愿强烈,比往年早走了十天左右,对各工程工期影响较大,所有项目都存在‘抢工期’的需求。”义乌市建设局质安站副站长王俊说,今年义乌有306个建设工程,为了确保各项目顺利复工,他们从节前便开始摸排走访,节后更是紧盯每个环节。

  “经历了春节假期,工地机械设施需保养后才能投入生产,这是建设领域全面复工复产的基础。”王俊介绍,该站已兵分多路上门走访,义乌建设行业28家商品混凝土企业、9家第三方检测机构、13家机械维保单位元宵节前已全部复工,全力保障各建设工程顺利复工复产。

  据统计,截至目前,义乌306个建筑工地已全面复工复产,工人到岗率在95%以上。

  抢订单:

  城西服饰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2月6日,位于义乌市城西街道的浙江珊琪服饰有限公司智能织造车间里,百余台世界领先的高速无缝内衣机正在全速运转,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新春订单。

  “老员工基本回来了,在城西街道的帮助下,新员工也很快招到了。”看到工人回归,工厂逐步恢复正常生产,公司负责人何庆悬着的心落了地。

  据悉,珊琪服饰以生产无缝内衣和运动瑜伽服饰为主,是美国服装超市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去年受疫情影响,订单量下滑10%。今年形势大好,节前订单就排到了4月,现在排到6月,节后几天新增了500多万件产品的订单。”何庆说。

  随着疫情防控优化调整,多年没走出国门的何庆,计划在4月前赴美国见见老朋友,同时开拓新客户、新市场。

  “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前些年只能电话会议聊的老朋友,这次去打算每个地方都待几天,深挖一下资源,争取订单能有增长。”何庆说,虽然公司在美国也有销售团队,但作为负责人前去拜访交流,更显诚意。“这趟争取带回2000万美元的新增订单。”

  纽约一大型超市负责人Sheila得知何庆要去美国,提前邀请他一定要到自己的公司坐坐。何庆笑着回复,过去的话1000万美元的合作就得提到1200万美元了。没想到对方爽快地答应了,还表示早有扩大合作的意向,就等着见面交流协商。

  何庆说,4月赴美只是去打个前站,销售团队随后也会陆续前往美国以及欧洲多个国家,与新老客户谈细节、对接服务抢订单,开拓欧美新市场。

  兔年刚至,纽约的客户Morris给何庆发来信息,在新年问好的同时,表达想趁今年参加广交会的机会,来义乌参观工厂。

  Morris的超市每年都会在珊琪服饰采购300万~400万美元的童装产品,此次前来也有扩大合作规模的想法。“美国有很多合作商都有和他一样的想法。”这让何庆对今年的预期信心倍增。

  去年,珊琪服饰创造税收960万元。今年新批了21亩土地,准备扩建6万多平方米的厂房,花费3000多万元采购80台智能织造设备,同时扩大核心销售团队规模。他给自己和团队定下目标,总销售额增长30%。“今年的市场,让我有信心把产业做得更大。”

  “我们将在政策的争取和落地上做好服务,全力助企夺取一季度‘开门红’。”城西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节后通过走访服务,重点企业已全面复工复产。

  抢生产:

  赤岸镇工业企业新春“火力全开”

  近日,在义乌市赤岸镇绿色动力小镇的吉利义乌基地生产车间里,整套现代化、科技化、自动化的生产线正在运行,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在操作台前紧张有序忙碌着。截至目前,该公司复工率达100%。

  金华市工业企业产能预警及风险监测数据显示,春节后,赤岸镇复工率和复产能率两项重要指标连续多日位列义乌全市前茅。目前,该镇复产能率达250.68%,企业“蹄疾步稳”全面复工的同时,各厂区机器轰鸣,企业赶工生产场面“一片火热”。

  据介绍,复工率和复产能率是衡量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依据。复产能率即企业的用电能耗,通过基准值、日基准比、每日用电量等三项指标来全面评判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

  目前,赤岸镇规上企业的复产能率以倍速增长,工业企业冲刺“开门红”的形势喜人,其中大企业发挥了头雁效应。如华川集团和吉利义乌基地,每日用能分别为31万千瓦时和16万千瓦时,也加速了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加快复工步伐。据了解,吉利义乌基地今年以来的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0%,目前其下属6家子公司的员工已全部到岗,生产线100%开工。

  “春节后,我们企业的员工返岗率较高,开工比往年提前了5天,目前日产能已达4吨。随着员工陆续返工上岗,订单也在不断增加。”义乌市佳吉织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公司3条丙纶FDY高速纺丝机已开足马力。

  春节后,大多数企业面临“招工难、用工荒”问题。为此,赤岸镇积极加强供需对接,强化协同配合,采取多项措施缓解企业用工难题。2月2日,该镇举办了2023年春季劳动力推介会暨“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11家企业提供了350多个岗位,吸引近千名求职者前来咨询应聘。

  赤岸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积极开展助企“三服务”活动,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倾听企业实际诉求,倾力为企排忧解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冲刺新年“开门红”开好局。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