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绣湖评论>头图 正文

员工痛批领导安排加班:别让发声者殒没于无声

发布时间: 2023-04-07 09:30:41 来源: 湖南红网 作者: 刘雅萱

  4月4日,疑似“中国电科清明节强制加班怒怼领导”的相关聊天记录在网络上传播。根据聊天截图显示,事情起因是中国电科成都区软件开发事业部的一名员工陈某,因领导安排清明加班而暴怒,将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加班的怨气一并发出,并引起了部门同事集体共鸣,纷纷要求辞职。目前,疑似当事人陈某应已经离职。5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回复人民网财经表示,网传微信群聊天记录所涉单位和人员,非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和员工。(4月5日《济南时报》)

  该新闻一经发出,“员工痛批领导安排加班”的词条也随即登上微博热搜,事件背后是企业走在法律灰色边缘的“加班文化”,热议背后是人们对长期以来存在于职场中的“加班文化”的不满与抗议。笔者认为,这样的“企业文化”不可取,更不能让勇敢表达对“加班文化”不满的发声者殒没于企业文化与权力之下的无声中。

  首先,“加班文化”产生于对绩效的追求,实施在每一个员工之上,旨在通过工作时间的加长取得更多利益,并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然形成一种“企业文化”。

  对员工而言,“加班文化”像是一种“PUA”,在无形之中裹挟着社会压力与生活压力,压在每一个劳工头上。从劳动法角度来讲,合理范围之内并且给足酬劳的加班可以有,但过分地加班就成了压迫。在本次事件中,员工在清明节这样的法定节假日的休假权就受到了严重损害。同时,“加班文化”带给员工的更是身心之上的损害,工作时间过长的“996”“朝9晚11”等会对员工身体健康状况造成摧残,软硬并存之下的“加班”制度与职场竞争会让员工心理负担大为加重,“加班文化”毫无疑问是对劳动者权益的损害。

  其次,“加班文化”对于企业来说也是深层隐患。表面上看,加班延长了工作时间,提升了公司效绩,而实际上,在长时间加班状态下完成的工作效率未必好过正常状态。同时,长期的“加班文化”会加剧企业内卷,损害健康的企业管理关系。就本次事件中,领导与下层员工的关系因为长期的“加班文化”已经陷入了困境,矛盾爆发之后,企业也会因此被拉入不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因此损害自身的企业形象和企业口碑。

  更重要的是,“加班文化”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也是内卷与社会矛盾的激化器。“加班”加剧了社会层面的竞争与压力,也让就业市场进一步陷入困境——部分企业宁愿选择加班,也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与金钱去招聘更多企业新人,最后变成一个人打多个人的工,剩下的打工人只能另寻出路,就业市场呈现饱和状态。由此可见,“加班文化”触及社会里每一个打工者的基本权益,关乎着打工者与领导层之间的关系,也进一步加剧着加工者的生活压力,最终形成不言而喻的社会压力。

  “加班文化”在多个层面上都不可取,可仍有企业为了利益,或为了在激烈市场中存活而贯彻“加班文化”。陈某是一个平凡的打工者,但面对长期以来的“加班文化”,他勇敢发声,怒怼领导——这样的做法也许“不够理性”,但值得被社会看见、值得被肯定,他的立场代表了无数被“加班文化”困住的普通打工人,代表了作为底线的劳动法与劳工权益。也许这样一腔热血的发声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我们期望着在本次事件后,社会可以公平维护发声者与劳动者应有的权益,让“加班文化”真正有所改善、有所减少,形成更为健康的企业文化。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