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田畴,稻浪如海。9月9日下午,在义乌义亭镇义宝农庄内,农田里勃勃生机,绘就一幅生动的“粮”辰美景。
稻田上空,植保无人机来回穿梭,将农药均匀喷洒在稻叶上。技术人员通过无人机巡田配合有源成像技术生成草情分布图,同时配合植保技术生成变量施药处方图,让无人机按图作业,达到精准植保、减药节本的效果。
“一架无人机一次可装40升药物,喷洒20亩左右的农作物;一天可连续作业,完成500亩农田的施药,比以往一人一天最多10亩田的效率高多了。”手机操控智能灌溉系统,病虫害、气象信息实时显示,无人机在田埂之间“巡逻”……科技赋能,让耕耘土地变得更加轻松、智能和便捷。
“现在有了这些新技术,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在稻浪滚滚的稻田中,义宝农庄负责人冯泽宝正查看水稻长势,看着手机里显示的信息,数字化让他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日子更有“奔头”。
在数字化育秧中心内,一根根带有喷灌头的雾化水管悬挂在管道上,“在育秧时节,每当水分减少,只需轻点手机,就能自动喷洒到秧苗上,保持生长所需水分,实现精准控水,相比以前能节约至少一半的水。”冯泽宝说,除此之外,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分析出土壤的肥力水平、作物的生长状态等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指导,可以更加精准地进行种植和管理,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先进的数字化自动观测设备矗立在田间,通过农业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远程监测田间的病虫害情况,并提供预警信息。”义亭镇农业农村办相关负责人说,这样便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做出更加准确的种植和管理决策。
“目前,农庄里共布置了4处监测点,智能高清摄像头和物联网传感器能将视频和温度、湿度、土壤质量等数据传回后台,后台分析后,就可以对水稻生产管理进行科学指导。”冯泽宝说,水稻预计9月底开始收割,10月中旬就可以尝到新大米了。
近年来,我市水稻产业农合联聚焦科技创新引领,积极推广“数字农业”,提高水稻产量、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市水稻产业农合联已建立3000多亩的规范化水稻种植示范基地,数字化育秧中心2个。接下来,义亭镇将进一步打好助农兴农“组合拳”,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