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1月7日讯(记者 龚书弘 编辑 童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因创推“以外调外”解纷工作法,义乌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被中央政法委评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该调解委员会主任骆跃军作为本次入选单位代表之一,受到亲切会见。
在“世界超市”义乌,有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常住人员1.5万人,每年入境流动人员超55万人。他们在这里洽谈生意、寻找商机。常见的商贸经济纠纷自然难以避免,因文化、习惯、信仰等差异而引发的矛盾纠纷也不少见。
10年前,义乌市成立全国首家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简称“外调委”),创新推出“以外调外”涉外解纷工作法,邀请在义外商参与调解工作,打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涉外版的多元纠纷调解新模式。目前,义乌已建立一支由13个国家、14名外籍调解员参与的涉外调解员队伍,实现英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韩语、罗马尼亚语、汉语等九大语种全覆盖。
义乌外籍调解员的选拔有着严格标准,必须同时满足“精通包括中文在内的三种语言”“在中国有注册贸易公司且经营状况良好”“无违法记录”三个条件。
“外调委”成立后第二年,尼泊尔商人杰克便如愿成为一名“洋娘舅”。“刚开始,我做得最多的调解工作,是当事双方因为信仰、风俗、文化不同而产生的误解。”杰克说,譬如一些外籍住户喜欢晚上在家里聚会,而中国邻居则喜欢早起锻炼,双方因作息不同而产生争执。这些经上门调解,都得到了妥善化解。
随着贸易的深入,“洋娘舅”的调解越来越绕不开“法”。为此,义乌建立“1+1”律师和外籍调解员结对机制,为外籍调解员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探索聘请语言精通、经验丰富的两名外籍调解员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对他们开展调解能力和法律知识培训,为调解涉外疑难复杂纠纷提供支撑。
“我有幸成为首批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并接受了法律知识的培训,现在调解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了。”杰克表示。前段时间,巴基斯坦商人艾提把货款分18次用18张卡汇款至周某的银行卡,导致周某部分银行卡被冻结。周某已经发出部分货物,但其余货物想要等银行卡解冻再发货,而艾提则不接受,由此引发纠纷。作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外籍调解员,杰克说着一口流利的巴基斯坦官方语言,详细地给艾提讲解中国关于涉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法律和政策规定,解释周某的担心,消除了双方误会。随后,在杰克的建议下,周某写下已收到部分货款的收据,双方先搁置这笔订单,等银行卡解冻后再继续履行合同。
看着双方当事人满意而去,杰克说,比自己做成一桩生意还要开心。
在义乌,“洋娘舅”的调解不仅有法治护航,还有多部门的通力协作。义乌强化诉调衔接、警调联动,相继成立义乌市涉外纠纷诉调对接中心、宁波海事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探索“微信调解室+共享法庭”“线上云调解+线下面对面”等远程调解模式,实现了涉外纠纷“一站式”调处、“一体化”协作以及线上调解,大大缩减跨国商事纠纷调处时间。
据了解,今年10月8日,义乌“外调委”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10年来,“外调委”共成功调处各类涉外纠纷1219件,涉及金额1.32亿元,成为义乌基层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