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情况挺好的,我们也就放心了。”9月22日,记者从义乌市民间紧急救援协会获悉,前不久,一场争分夺秒的紧急救援,让一名迷失山林的古稀老人及时得到救助,挽回了生命。
时钟拨回到9月19日中午12时,市民间紧急救援协会接到市110指挥中心任务:一名70多岁的老人于9月18日一大早从家中离开,在廿三里街道祝公岩的山林中走失,至今下落不明,请立即开展救援。接到任务后,会长方为成第一时间联系山地救援中队队长李向群,并迅速集结15名队员赶往现场找寻。
原本还在家中吃饭的王立冬接到任务后,马上放下筷子赶赴现场。作为山地救援中队的主力队员,王立冬有着多年的户外运动和山地救援经验,第一个抵达现场后,立即和公安民警共同对现场情况进行研判,并把讯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方为成和李向群。“老人家属说,老人是9月18日早上5时左右出门的,准备去山上的一座庙里,手上还拿着约20斤重的供品。”王立冬告诉记者,“通过现场勘查及周边监控回放,我们发现老人并没有通过大路上山,而是朝着山上的塔方向径直往山上走的。”
随后,一个个身穿红色制服的“义乌勇士”从四面八方赶到搜救现场。李向群迅速收集整理好现场关键信息并作出指挥。在老人家到祝公岩之间还隔着一个小山坡,9月18日上午6时左右,有村民在田间曾看到过老人,当时他已经翻过了这个小山坡,径直爬上了祝公岩,手上拎着一只红色的塑料袋。这两个关键信息,极大地推动了搜救工作。李向群立刻调来无人机队员,利用无人机对山坡搜寻红色物体,很快便确认了老人的大概位置。对祝公岩颇为熟悉的王立冬,随即带领队员上山搜寻。
队员们找到红色塑料袋的位置时,并没有发现老人的身影,就以该位置为中心扩大搜索范围,一组人员继续向山上搜,一组人员往山下找。“找到了!在峭壁下面!”一声呼喊打破了宁静的山林,队员们纷纷往那赶去。王立冬说:“红色塑料袋掉在一处峭壁边上,而老人就在那处峭壁下,被一棵树倒挂住,一动不动。我们判断,老人可能是因为山路湿滑不小心掉下去的,还好被一棵树给卡住了。”
队员们上前查看老人的情况,手脚并没有明显外伤,只是有几处皮肤被刮破。队员们小心翼翼将老人从树上扶到一处斜坡边,为他披上外套,并喂了几口水。“这么长时间没有进水进食,还被倒挂着,老人的体力已经到了极限,看到我们这些救援人员后,原本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下来,然后就直接昏迷了过去。”王立冬说,“我们必须尽快抬老人下山。”
记者看到王立冬和队员们的手臂上有许多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红色划痕,触目惊心。王立冬摆摆手说:“这不算什么,当时情况紧急,我们8名队员轮流把他抬下来,走了一个小时。由于灌木丛中有很多刺,直到把老人送上车,才感觉到手臂上一阵阵地刺痛。”幸运的是,把老人送到救护车上,天上才下起了大雨;更幸运的是,因为搜救及时,老人在医院里经过治疗已经苏醒过来,情况稳定。
据统计,今年以来,市民间紧急救援协会已经开展9次山地救援任务,其中不乏患有阿尔兹海默病或精神疾病的老人走失求助。在此,市民间紧急救援协会提醒家有类似患病老人的市民,最好制作身份卡片放在老人口袋中或挂在身上,卡片写上老人的个人信息、家人联系方式及主要病症处理方法等内容,也可以将联系方式缝在衣服上或写在衣服上;或者给老人佩戴定位手表或定位手环,通过手机随时掌握老人的位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