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4月17日(记者 蒋守洋 编辑 童荟颖)4月17日下午,义乌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义乌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举措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科技局、商务局、发改局、经信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就相关重点政策举措回答记者提问。
对于今年在扩大有效投资和资金要素争取方面。义乌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挥重大建设项目带动支撑作用。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谋划和推进机制。推进首批28个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建设,迭代更新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支持重大建设项目审批能快则快,要素保障应保尽保。完善有效投资和重大项目考核细则,强化重大项目谋划推进,加强推进项目落地建设。
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全力争取“两重”“两新”、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及各类上级补助资金,力争各类资金占金华份额20%以上。全市政策性、开发性银行中长期项目贷款保持增长。
三是加大对民间投资支持。全面落实“民营经济38条”,执行好要素保障“3个70%”、招投标“七个不准”等政策。安排财政资金用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及费用补贴,引导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发挥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增信作用。根据上级政策积极争取中小民营企业专项指标。
四是强化用能要素保障。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原料用能和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总量、重大项目能耗单列、绿证抵扣能耗等政策,全年保障新上项目用能10万吨标准煤以上,确保重大建设项目用能应保尽保。
资料图
在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义乌将围绕工业“上量上楼上规上榜上市上云”6个方面培育目标加快推进。一是加快智改数转赋能。在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1.0全覆盖基础上,实现2.0版数字化改造覆盖率40%以上。新增未来工厂1家以上,新增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家以上,轻量化改造项目80个以上。推进“义乌产业数字化赋能平台”建设,实现平台与省企业码平台互通,入驻数字化服务商50家以上,鼓励引导服务商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上架“小快轻准”数改产品30个以上,为企业提供更多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的数字化改造方案。
资料图
二是实施优质企业扩容。一是围绕义乌市“4+X”特色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内培外引一批新质生产力重点产业项目。二是聚焦工业企业“扶优育强”,建立健全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争取新增专精特新企业40家以上,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以上。三是推进新型“贸工联动”,培育“贸工一体”优质主体。
三是迭代完善政策体系。构建全面融通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亩均效益评价体系,推动宗地企业、承租企业“二维”评价全覆盖;打造“三维”优质企业安置体系,贯彻落实“留住本地优质企业也是招商”的理念,完善有机更新企业、高税无地企业、高税少地企业安置通道,继续实施土地资源要素的倾斜和保障。
四是积极争取资源要素。积极向上争取工业领域资源要素支持,帮助企业争取省级以上资金5亿元以上。一是做好“义乌-莲都”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对促共富试点的收年工作,利用好1个亿的专项资金,最大力度撬动企业技改投资。二是全力争取工业领域“两重”“两新”超长期国债资金支持,争取获批超长期国债支持项目6个以上、支持资金2亿元以上;争取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再贷款项目25个以上,获批贷款金额2亿元以上。
今年,义乌在挖掘消费潜力、激发市场活力方面,将聚焦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进一步加力消费政策。一方面强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力度,组织汽车、家电商家开展促销活动,实现企业优惠与“国补”政策叠加效应;同时优化资金拨付机制,通过“预拨+清算”的形式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在缓解商户垫资压力的同时,将有效提升消费者获得感。另一方面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将逐步拓展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的商品品类,目前家电品类已从最初的8类拓展至37类,并计划逐步拓展家居品类范围,让更多群众享受政策红利。
二是进一步丰富消费供给。去年义乌共引进皮爷咖啡、裕莲茶楼等100余家义乌首店,生意火爆,其中盒马鲜生浙中首店更是至今稳居全省销售业绩榜首。今年,将继续发展“首店经济”和“社区经济”,争取全市引进40家以上品牌首店,新开20家以上品牌连锁便利店。同时,持续围绕会员制超市、新能源汽车等新零售业态开展精准招商,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元更优质的消费选择。
三是进一步创新消费场景。做精做细“义乌天地”街区项目,实现消费业态、场景、产品、服务、环境的立体化集成,争取创评省级高品质消费集聚区。另外,将以传统节日、时令节气为主要契机,全年开展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300场以上。其中,“五一”期间将举办主题车展;在中秋、国庆等传统节日,各大商超也将推出系列促销活动,让市民在节日氛围中享受多元消费体验。
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除了《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举措(2025年版)》科技领域政策外,义乌还出台了《关于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共计30条政策意见,通过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方面,义乌深入实施科技主体“双倍增”计划,对新认定或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的奖励,同时鼓励企业建设企业研发机构,认定为省级研发机构的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这些政策有助于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增长。今年争取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10家,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达到60%以上。
在鼓励加大研发投入方面,全力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对研发投入2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财政奖励,对研发投入增长部分加大奖励。这些政策切实减轻了企业创新成本,提升了企业的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积极性。
在建设创新平台方面,政府积极打造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包括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成功认定重点实验室的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奖励、认定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最高可获得200万元奖励,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按省市县联动的要求给予支持。目前已建有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重点实验室、2家省新型研发机构。这些平台为科技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资源支持,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方面,鼓励成立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研发服务的民办非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服务企业,并给予研发奖励,对民办非企业新型研发机构还给予开办费支持,这类机构的发展有助于推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此外,义乌还探索电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新路径,通过构建“四重三到位三联动”体系,拓链延链,推进传统电商向技术服务电商转型,引导发展科技型电商企业,电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年薪在50万元以上的技术研发人员子女可享受人才子女入学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