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4月18日讯(记者 蒋守洋 编辑 童荟颖)在义乌双江湖畔,一个个全新文旅场景与白墙黛瓦的古镇相映成趣,高质量集聚安置项目内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云黄山上文化印记与游客的笑语交织……这幅产城人旅深度融合的共富画卷,正是义乌双江湖建设人民城市,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典范新区”蓝图上落下的鲜活景象。
业态“上新”驱动文旅破题
义乌佛堂省级旅游度假区内文化底蕴深厚,但“好酒不揭盖,酒香难飘远”。为破局解难,双江湖集团紧扣“深化改革、强基固本”的主题主线,充分发挥佛堂古镇景区、双林景区、云黄山景区和双江湖环湖示范区等独特的山水人文优势,高水平建设有核心竞争力的研学修身基地、休闲旅游胜地,不断促进文旅融合提档升级,带动区域经济效益加速跑。
各类文旅活动、业态不断“上新”。佛堂“十月十”引爆全网,元旦跨年“寻福记”系列活动再次出圈,“云黄杯”首届登山越野赛解锁文旅新玩法,三场活动引流近170万人次、带动消费2.9亿元。培育“蒲川雅集”消费新场景,黑松露主题素食餐厅、古镇江滨风情街等项目正式签约,拉动旅游消费全面增长。
此外,在“清廉老街”建设中,双江湖集团依托佛堂古镇丰富的人文资源,深度挖掘“清廉商训”,活化景点“廉洁因子”,拓展“清风商户”研学路线,让游客在耳濡目染中思悟清廉之道,进一步擦亮“清廉徐侨”文化金名片,走好廉旅融合共富路。
资源“共享”擎激活共富密码
“过去愁厂房,现在扩规模。”上溪镇巨龙产业园内,原承租户看着建设中的新园区感慨。
2024年,双江湖集团与上溪云之溪公司以“红色引擎”驱动园区共建,将产业发展与共富紧密相连。以“土地重整+资本活水”双轮驱动,打造可分割出让的现代化园区——巨龙产业园。依托党建联建项目,通过统一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和运营管理,解决周边中小微企业厂房建设用地难、成本高的问题,促成5000万闲置资金转化为“共富基金”,构建“短中长”三阶收益链,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联。
近年来,双江湖集团坚持以党建联建共建为牵引,持续深化“抱团共建”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产业“消薄”创新实践,向上争取专项政策,精准发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40亩,打造了8个涵盖建设、管理、运营全链条的产业消薄项目,累计为结对的47个经济薄弱村发放消薄款项3229万元,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成功典范。
新区“落笔”频频跃升城市品质
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城乡融合是双江湖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创新“党建+项目+共建+数字化”发展模式,2025年,双江湖集团全速推进7大集聚安置项目建设,确保“日有进展、月见形象”。
毛店三期即将启动建设,毛店二期地块一、王宅二期等4个项目进入竣工倒计时。科教园区建设如火如荼,目前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已部分投用,形成8000余人的学生规模,集聚教学、科研、医疗等人才600余人,浙大国际医学院教职工配套用房、双江湖机电技师学校等项目有序推进,全面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升级,新区路网“微循环”不断完善。甬金高速改扩建工程涉双江湖段、富港大道及富港大桥项目均已开工建设,香溪路下穿、南洲路延伸等道路工程加快推进,立体化交通网络逐步成型。
备受瞩目的双江湖生态廊道,通过堤路串联起散落的绿色空间,将生态孤岛连成翡翠项链。这条集防洪、景观、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动脉,不仅为市民提供多元游憩体验,更创造了“人、城、境、业”和谐共生的新型城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