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稻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的良好态势。”7月18日,义乌市农业农村局最新统计数据出炉:今年全市早稻种植面积约4.77万亩,较去年增长14.1%。早稻千亩片攻关田最高平均亩产668公斤,创下义乌早稻攻关方亩均产量新纪录。
盛夏的义乌田野,稻浪翻滚,稻谷飘香。片片稻田,正迎来“检验时刻”。7月中旬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穿梭在8个早稻千亩示范畈的田间地头,开展早稻攻关田验收测产,对稻谷重量、含水率、收割面积等数据进行精密测量。看着手中的验收数据,农户和验收组成员皆难掩兴奋。
这份丰收的喜悦背后,是义乌在早稻种植上的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在政策扶持上,义乌持续加大力度。不仅优化稻麦规模复种补贴政策,争取一次性农资补贴,各镇街还同步推出配套政策,让农户种粮更积极、有底气。
品种选择上,“适地适种”原则落地见效。农技人员结合义乌土壤、气候条件,为农户精准推荐优质高产、广适抗逆、熟期适宜的早稻品种。今年义乌早稻示范片主栽品种为金早645、中组100、中组53等,良种覆盖率达100%,为丰收打下坚实种源基础。
在技术支撑方面,市农业农村局提供全程护航。抽调19位农技骨干挂联规模种粮主体,深入田间地头为大户提供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指导。硬件上,全市新投放风吸式杀虫灯48盏、水稻二化螟诱捕器和迷婚剂1500余套,累计发布小麦、水稻等作物病虫情报7期,为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指引。此外,还专门举办早稻高产技术培训班,推广“两好四早两足一补”早稻高产攻关核心技术,助力早稻单产水平提升。
义乌早稻丰收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三增长”的良好态势为全年粮食生产开了个好头,也为保障粮食安全注入了强劲动力。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义乌将聚焦晚稻单产提升行动持续发力,力争在秋收季节再攀高产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