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整理业主委员会的换届资料,刚换完届,手头事情有点多。”7月23日上午,记者一走进孙建发的办公室,就看到他正端坐在办公桌前认真工作。这位有着8年军龄的退伍老兵,脱下军装已整整14年,却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本色:身姿挺拔如松,做事雷厉风行,心中装着对群众的赤诚。
从军营到社区,从奖章获得者到志愿服务路上的“排头兵”,孙建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深刻内涵。
军营淬炼:
把忠诚刻进骨子里
2003年,18岁山东小伙孙建发怀揣着对军营的向往,穿上了梦寐以求的“海军蓝”,成为海军航空兵驻义某部的一名军械员。他始终牢记军人的使命和担当,在部队的8年里,他担任了6年的新兵班长,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战士,无论是抗震抢险还是安保警戒,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冲在第一线。
“军人就是要有一股劲儿,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刻,要敢于冲在前面。”这是孙建发常说的一句话。2008年,汶川地震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义乌的一位企业主捐赠的一批救灾器材急需运往灾区。孙建发和战友们一接到任务就立马跑步至义乌机场,以最快的速度将救灾器材装上运输机。“当时不觉得累,等到晚上洗澡时才发现肩膀红肿得厉害,但是很值得。”孙建发的声音里透着军人特有的干练和果敢。
在部队的时光,孙建发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获得师“优秀士兵”1次、团“优秀士兵”4次、嘉奖3次。这些奖章被他整齐地摆放在一个小皮箱里,“这样是想提醒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军人的本分。”孙建发说。
退伍转身:
用奉献续写初心
2011年,孙建发告别了军营,退伍留在义乌创业。他说,军人的使命是保家卫国,即使退伍了,也要时刻想着能为社会做点什么。
“穿上军装是战士,脱下军装仍是兵!能为孩子们做点事,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作为稠城第一小学家长护学岗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孙建发风雨无阻组织家长志愿者疏导交通、护送学生,累计参与服务达896次,实现校门口“零安全事故”。他将军人的纪律性、执行力和奉献精神融入志愿服务工作中,带领团队构建起护学岗、安全哨、应急队“三位一体”的护学服务体系。
“能挽救一个迷失的孩子,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孙建发还格外关注涉罪未成年人。作为青益未保志愿服务队成员,他积极参与涉罪未成年人帮扶项目,“孙大哥是指引我前行的一束光。”一位受助者说。
全家同行:
让奉献成为家风
“我希望奉献能成为家风底色。”妻子李青在他的影响下,主动申请成为社区志愿者;女儿自小就参与“守护您·长关爱”陪伴烈属家庭项目等公益活动。
每逢周末,孙建发一家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当当,有时去福利院服务,有时去广场清理卫生。“我以后也要像爸爸、妈妈还有姐姐一样,为大家做好事。”孙建发6岁的儿子说。
“希望通过行动教育我的子女,并且以行动去带动更多人做公益。”孙建发说,有些事总要有人带头去做。
楼栋“大家长”:
用真心换邻里情
2019年底,孙建发被推选为丹溪三区69栋楼栋长;今年6月,孙建发又当选为丹溪三区业主委员会副主任。“他做事认真,待人热心,我们信得过。”居民吴芳芳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当上楼栋长后,孙建发的手机成了“24小时服务热线”。谁家水管坏了,他带着工具就上门;楼上楼下因琐事吵架,他第一时间去调解;独居老人行动不便,他也经常帮忙照料。在孙建发的带动下,楼栋里的邻里关系越来越和睦。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会主动帮忙。“以前有时还会拌几句嘴,现在就像‘一家人’。”居民们笑着说,这都是孙建发的功劳。
因表现优异,孙建发多次被丹溪社区评为“优秀党员”“优秀楼栋长”“最美志愿者”。
本色不改:
汇聚大爱情暖义乌
虽已退伍14年,但孙建发的言行依然透着军人的坚定。有人问他,做这么多事图啥?他总是笑着说:“不图啥,就是想实实在在做点事。”
在孙建发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他们中,有自由职业者,有机关工作人员,还有企业职工,大家因为共同的信念走到一起,用点滴善举温暖着商城。
“是部队铸就了我钢铁般的意志,并且教会了我‘为人民服务’的真谛。”孙建发说,不管过去多少年,他都会记得自己曾是一名军人。从军营到社区,从奖章到口碑,孙建发用14年的坚守证明:有一种担当,叫退伍不褪色;有一种奉献,叫初心永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