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的高温晴好天气,让电网迎来了严峻“烤”验。日前,记者来到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城区供电所,跟随高压供电服务班的冯永刚、商正建、郭成旭师傅,体验电网巡检员的工作日常。
当天上午8时30分,我穿戴好电网工作人员装备——严实的安全帽、厚实的纯棉工作服,带上沉甸甸的工具箱,搭乘电网工程车,前往当天巡视的起始点。“我们要巡视端头523线、宗塘514线两条10千伏线路,一共61根水泥电线杆、4个开闭所。”冯永刚边走边向我介绍当天的巡检任务。
很快,我们到达了两条线路的01号杆,三位师傅分工明确:商正建拿出线路图纸,认真核对电线杆上的设备名称与编号;冯永刚使用红外热成像仪对线路进行局部测温;郭成旭对杆基、杆身、杆顶以及拉线进行检查,拍照记录并上传电网巡检系统。“端头523线01号杆37.5℃”“宗塘514线01号杆37.2℃”……红外热成像仪的测温数值不断跳动,高温天里,线路温度30℃到50℃都算正常,但一旦“超标”,就是他们要攻克的“堡垒”。“除了白天,在用电高峰期的夜晚,我们也要对重点线路进行巡检、测温,确保用电不受影响。”冯永刚说。
脚下是滚烫的土地,头顶是毒辣的太阳。高温烤红了我们的脸颊,汗水也很快浸透了厚重的工作服。顺着线路一直走,我们检查了15根电线杆,之后来到了宗塘514线的第一个开闭所。商正建一打开开闭所的门,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开闭所是电路中转站,是非常重要的电力设施。正常情况下,开闭所都紧闭大门,内部闷热异常。”商正建解释道。我们在门口等待1分钟后,迈入室内,3位师傅随即有序展开工作:对照开闭所线路图纸核对每一个开关柜;检查开关柜上的指示灯、压力表,确保开关柜运行正常;使用可视化声纹成像仪,逐一检测开关柜内的电路运行情况。“如果开关柜中的电路有漏电等异常,噪声就会特别大。”三位师傅用10分钟时间检查完,锁好门后,我们又往线路的下一根电线杆走去……
由于电力工作的专业性,我没法操作相关作业,但是仅穿戴这些工作装备,跟着师傅们走了一路,我已经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然而,像这样高温下的坚守,却是电网巡检员们夏日里每天要面对的工作常态。1500多公里的线路,408条10千伏线路,是城区供电所高压供电服务班的“责任版图”。巡视、清障、抢修,日复一日,从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