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商穆罕默德赴印度进行商务洽谈,在货款结算环节,合作方要求其提供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起初,穆罕默德误以为作为外籍人士不具备申请资格,导致交易陷入僵局。事实上,作为在义乌注册企业的外籍创始人,穆罕默德完全符合申请条件。在市税务局的专业指导下,他完善了相关材料并成功申领证明,最终顺利完成了跨境货款结算。
在义乌,活跃着数万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外商。他们在开展跨境贸易、投资兴业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税收政策理解和跨境税务处理难题。近年来,市税务局创新打造“政策+工具+服务”三位一体的涉外税收服务体系,为外籍纳税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税务保障。
今年6月,金华作为试点地区,率先在全省落地应用“在‘浙’外籍人员便利化模块”,通过资源整合构建了覆盖全链条的智能服务体系。“外籍纳税人通过扫码进入服务模块页面后,就可以看见税收政策、‘浙’里互动和便捷工具三大板块。”市税务局税政二股工作人员介绍,这个一站式服务平台不仅提供权威政策解读、国别投资税收指南及国际税收规则案例分析,还配备专业税务人员多语言在线答疑,更整合了税收条约查询、实时汇率转换及驻华使馆机构信息等实用功能,实现了“一码通办”的服务目标。
在线上服务方面,自去年起,市税务局在每年3月和5月推出中英双语税务直播,重点讲解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与综合所得的汇算清缴流程,帮助外籍纳税人高效完成申报。同时,根据纳税人需求,定期增设税收优惠政策解读等专题直播,外籍纳税人可以在评论区留言随时提问,由专业税务主播现场答疑解惑,实现“即问即答、即知即办”。
此外,在市国际贸易服务中心,还活跃着一支“蓝雁Blue Goose”外籍纳税志愿服务团队,由来自伊朗、韩国、阿富汗等6个国家的十余名外籍志愿者组成。他们轮流驻点,为外籍人士提供涉税咨询和业务指导。自2024年以来,已帮助733户外商投资企业顺利完成跨境业务办理。“这些志愿者大多是在义乌生活十多年的‘新义乌人’,熟悉本地政策和文化,通过‘以洋辅洋’的方式,更精准地服务外籍纳税人。”税务工作人员说。
市税务局的涉外税收服务创新仍在继续。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市税务局为外籍人员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34份,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境外收款难题,办理对外支付备案72条,付汇金额437.12万美元,跨境业务综合办理效率提升30%以上。
从智能模块到双语直播,从线上答疑到线下帮办,我市税务局构建的全方位涉外税收服务体系,正在为这座国际商贸城市打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随着服务举措的不断创新完善,越来越多的外籍纳税人正享受到“身在异乡,办税无忧”的便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