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记者在义乌市感知网平台上看到,几条关于违规焚烧秸秆的监测信息实时传送上来。该平台作为全市视频资源的汇聚中心,能够实时更新各类场景,并对交通、环境、公共安全等海量城市运行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监测预警,显著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准度与时效性。
2023年,市数管中心牵头建设感知网平台,构建起“资源整合共享—智能算法驱动—闭环风险处置—高效运行保障”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全面赋能社会治理。平台于同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覆盖安全生产、辅助执法、基层治理等多个服务场景。
在安全生产方面,该平台可实现区域入侵智能识别。以防溺水区域为例,系统能够根据预设的工作区域和人员数量,自动识别异常进入行为,并联动现场喇叭发出语音提醒。还有在福田物流园区,装卸工在装卸货物时是否佩戴安全头盔,也能识别到。
此外,平台还具备烟火识别功能。“当前正值第三季度,秸秆焚烧现象时有发生。监控一旦捕捉到白色烟雾,便会自动分析是否属于违规焚烧。”市数管中心基础设施和安全科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识别到违规行为后,系统会自动截图、标注红框,并将图像上传至平台,实时推送给相关单位,实现从发现到处置的全程闭环。
在助力精准执法方面,借助AI视频分析技术,平台已向执法局推送渣土车违规预警5730条、违停预警4370余条,有效推动了“非接触式执法”与“人性化管理”的融合。这不仅大幅提高了执法效率,也减少了现场冲突。尤其在渣土车监管场景中,一线执法人员发现问题效率提升20%以上。
在推动基层减负增效方面,平台针对北苑、稠江、大陈等镇街的高频事项——如违规停车,累计推送预警数据37万条。以北苑街道四季社区为例,夜市管理人员由4名减少至3名,管理效率反而提升25%,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有力促进了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
据了解,该平台还在持续迭代升级,计划增加“人员静止超10分钟即触发预警”等功能。“尽管算法不断优化、准确率持续提高,但仍需将识别条件描述得非常细致才能实现精准识别。”该负责人表示,今年数管中心计划将平台升级至大模型算法,以进一步增强其对多类型场景的识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