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 正文

有情有义在义乌|生死时速中的“侠义”传承

发布时间: 2025-10-28 15:58:06 来源: 义网之家 作者: 曾怡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2025年,义乌大陈镇一名老人因年事已高,不慎在鹅峰山深山中失联。面对这一紧急事件,义乌大陈辅警迅速行动,连续30小时全员无休,最终锁定关键线索——老人消失于鹅峰山。这一发现不仅展现了义乌辅警的专业素养,更体现了义乌六义其中之一的“侠义”精神的传承。

图片

图为义乌辅警蒋飞军等开展山中救援,源自义乌公安

在义乌,“侠义”并非武侠小说中的快意恩仇,而是指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互助共济的公共精神。历史上的义乌兵以“九战九捷”的战绩闻名,他们被戚继光选中组建戚家军,以“杀尽倭贼,再吃中饭”的誓言保家卫国;今天的义乌人,则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对生命的守护、对社区的担当。从“上阵杀敌”到“守护家园”,侠义的核心始终未变:刚正勇为、舍小为大、以集体行动化解危机。

老人失联事件中的救援行动,正是义乌“侠义”精神从历史符号向日常实践的转译。过去,侠义是战场上的“九战九捷”;今天,侠义是深山中的30小时坚守,是“警民联动”的默契配合,是“不放弃每一个生命”的信念。这种转译的关键,在于义乌人对“侠义”的重新定义:它不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独行,而是“人人皆可为侠”的公共责任。辅警的连续值守,是职业责任与侠义精神的融合;群众自发加入搜救,是社区凝聚力的体现;30小时的坚持,是对“生命至上”的集体共识。

图片

图为车祸现场两辅警和快递小哥合力救助伤者,源自义乌公安

这种精神的日常化,让义乌在商业之外,更成为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它不仅“卖货”,更“守护人”。“侠义”精神让义乌在全球化中保持文化辨识度。当“不是阿拉伯去不起,是义乌更有性价比”的调侃流行时,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价格优势,更是义乌人“以义为先”的思维惯性。这种惯性,让中东餐厅的经营者愿意在义乌扎根,让外国客商愿意将茶百戏称为“艺术”,让浙BA赛事的留学生高呼“义乌必胜”——因为他们感受到的,是一座城市对“侠义”的坚守。

未来,随着义乌在全球化浪潮中进一步发展,“侠义”精神仍将是其不可替代的文化密码。它让义乌在商业竞争中保持初心,在多元文化中坚守底线,更在每一次“生死时速”的行动中,向世界证明:真正的“义”,是危难时的挺身而出,是平凡中的不平凡守护。这就是义乌温度——它从“侠义”中来,也将因“侠义”而久远。

编辑: 廖文乐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50002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