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龚书弘 正文

时评丨从产粮“万亩千吨”到产值“万亩千亿”,赤岸的“镇”能量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 2025-11-11 19:10:26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评论员 龚书弘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零跑项目落地赤岸,建设进度提前2个月;欣旺达二期、华川板材等六大重点产业项目超时序推进;江头区块近千亩产业用地完成政策处理……义乌市赤岸镇,这个曾经以农业为主的偏远乡镇,如今正以一连串务实举措和亮眼数据,“跃升”成为我省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典范。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赤岸镇规上工业产值达368.47亿,同比增长155.11%,占全市比重高达28.86%,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超过185亿元。更令人瞩目的是,其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速高达802.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率位列全市第一。

  从“万亩千吨”的农业大镇,到“万亩千亿”的产业新高地,赤岸的蜕变之路,正是浙江扎实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生动缩影。

  赤岸镇的转型之路,印证了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伟力。过去,这里的工业以垃圾焚烧发电为主,虽然为城市运转作出了贡献,但也面临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现实矛盾。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动能,成为赤岸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转型的种子早早埋下,而催生其破土而出的,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时代命题。

  近年来,赤岸镇紧扣产业转型升级这一主线,精准把握新旧动能转换节奏。吉利、英伦、欣旺达等重大新兴制造业项目相继落地,其中欣旺达项目创下金华制造业单体投资规模之最。如今,围绕汽车动力、新能源电池等四条百亿级产业链,赤岸镇精心绘制“产业地图”和“招商图谱”,着力构建体量最大、增速最快、质态最好的现代产业平台。

  产业“发动机”的升级,带来了发展动能的根本性转变。五年来,赤岸年工业总产值从65.7亿元增长至190亿元,实现近三倍增长;年同比增速从11.79%提升至40.74%,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尤为可贵的是,赤岸的“能级跃升”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上,更深刻反映在人口结构和人才集聚的变化中。第七次人口普查时,赤岸常住人口仅3.6万余人,且以中老年为主。如今,全镇流动人口已近5万人,其中本科以上青年人才占30%以上。2023年以来,申报国家级人才数量达19人。

  从“留守”到“奔涌”,这条上扬的人口曲线,正是产业升级带动全域嬗变的生动写照。

  赤岸实践的一个重要启示在于,正确处理了“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的辩证关系。通过打造“来了就是自己人”的营商环境,为建设“就业之家”提供精准服务,打造青年创客中心激发活力,推动“技艺传承者”向“乡村CEO”转型,赤岸成功实现了产业与人才的良性互动。今年国庆假期,全镇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文旅综合收入达800万元,展现出产城融合、文旅兴镇的勃勃生机。

  “开挂的人生,都是拼出来的!”社交媒体上,这句话被很多人点赞。赤岸的跨越式发展亦如一段“开挂的人生”,得益于“一盘棋”的系统思维,得益于“一家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的团结奋斗,更得益于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入践行。其发展实践深刻表明:赤岸所展现的“能”,正是新旧转换之后的新兴动能,新质生产力在此加快培育;赤岸之所以“能”,则核心在实现“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的有机统一,让人才、让青年成为核心生产力。

  当前,浙江正深入推进“千万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赤岸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乡镇高质量发展的样本。展望未来,赤岸镇只要扭住“促经济、谋发展”要务不放松,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精准发力;保持“求突破、强创新”力度不减弱,在培育新动能上持续攻坚;突出“勇担当、善作为”劲头不松懈,在推进共同富裕上凝心聚力,方能切实提能级、抢C位,绘就成色更足、底色更亮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编辑: 刘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50002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