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财经 正文

爱情和事业双丰收 毕需努:在义乌感受到暖暖的幸福

发布时间: 2019-12-09 08:14:14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全媒体记者 黄玉洁 文/摄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个人名片

  毕需努,尼泊尔商人,义乌塔播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在义乌发展17年。正如他的名字含义一样,人生必须要努力。在义乌,他靠自己的勤劳双手,不懈奋斗收获了事业和爱情。

  中国义乌网12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玉洁 文/摄)“你好,我叫毕需努,来自尼泊尔,目前在义乌从事外贸生意,很高兴认识你。”近日,记者在国际商贸城附近的办公楼见到了毕需努,他用一口流利的中文打起招呼。

  在尼泊尔老乡眼中,毕需努是个不折不扣的人生赢家,爱情和事业双丰收。在义乌扎根十多年的他,每年源源不断地将价廉物美的小商品出口到尼泊尔、印度、英国等地。同时,尝试将尼泊尔精致手工艺品进口到义乌,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并喜爱尼泊尔。

  来到义乌是事业转折点

  毕需努出生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受家庭环境熏陶,从小就对中国充满向往。

  “我最早知道中国是在小学的历史课上,想象中的中国,地大物博,处处是美景,人也非常好客,为了方便来中国,1998年,我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开始非常刻苦地学中文。”毕需努说。

  1999年,高中毕业的毕需努跟着表哥,来到西藏日喀则市采购保温瓶、袋子、碗等日用品,尔后拿到尼泊尔销售。由于诚信经营,毕需努的生意很快就做得风生水起,一个星期就可以销售两个柜子的日用品。

  随着生意不断做大,仅在西藏日喀则市采购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后,他来到四川成都,在各大批发市场寻找日用品。但是,一圈找下来,总体感觉不够齐全,性价比也不够高。这时候,有个合作商建议,要批发日用品,为什么不去浙江义乌看看?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2002年6月,毕需努带着满满的期待,从加德满都乘机来到上海,然后转车到义乌。他来到义乌篁园市场,瞬间被眼前琳琅满目的货物震惊了,这里的产品不仅种类丰富,而且物美价廉。他当即决定,留在中国,留在义乌。为了方便采购,2007年,毕需努把国外贸易公司的代表处设在义乌,他采购的小商品也从单一的日用品涵盖到工艺品、箱包等。

  跟着义乌市场一起转型

  “几年前,把义乌的小商品运送到加德满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海运,另一种是公路运输。海运的缺点是时间久,海上不确定因素较多,公路运输的缺点是费用比较高。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把义乌的小商品运到加德满都变得更加便捷了。”毕需努说。

  目前,义乌正致力于促进市场贸易由出口向进口转型,毕需努的公司也跟着义乌市场一起转型,他花了大量精力,把尼泊尔优质的手工艺品、木雕、唐卡等产品引入义乌,然后通过义乌小商品市场销售到世界各地。在第二届进博会期间,毕需努还做客央视财经《正点财经》,展示了自己转型进口贸易的决心。“义乌市场是一个大平台,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义乌开尼泊尔馆,把更多尼泊尔的好产品引入义乌,然后销售到全球各地。”毕需努说。

  对于未来,毕需努还有一个希望,就是义乌和加德满都能成为友好城市,在他眼中,义乌和加德满都地形、地貌都很像,城市环境都很好,人也都很热情。

  乐当义乌宣传“大使”

  一直以来,毕需努都以擦亮义乌这张贸易“金名片”为己任,不断向尼泊尔的朋友推介义乌。“我看到义乌这个市场后,就迫不及待地把这里的商品带回去给朋友们看,向我的家乡同胞推荐义乌的商品和市场。”毕需努开心地说。

  在毕需努的牵线搭桥下,他的外甥来义乌工商学院读书后留在了义乌创业,他还“动员”数百位尼泊尔商人前来义乌采购。近年来,为拓展进口贸易,他还经常邀请尼泊尔品牌厂家负责人或采购商来义乌看看、参加展会,并把义乌的文化传播出去。

  如今,毕需努一家四口都在义乌生活,他还结交了不少义乌的朋友。17年来,他和义乌一同成长,亲眼见证了它的巨变,早已将这里当作第二个家。“在义乌,政府部门经常会组织外国商人座谈,征询大家的想法和建议,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如今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规划布局更加合理,城市生活越来越方便,越来越温暖,在义乌经商的外国人不断增多。我相信,未来义乌会发展得更好。”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