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祝露娜 正文

安守一隅 只为一片冰心——探访义乌红糖文化艺术馆

发布时间: 2016-07-12 16:12:41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见习记者 祝露娜 楼金靖

  中国义乌网7月12日讯(见习记者 祝露娜 楼金靖)古朴的佛堂老街,信步来到一家店门口,古香古色,抬头见匾额上书:义乌红糖文化艺术馆。

  面对中国义乌网记者的采访,低调的店主吴先生谈起个人经历,显然更乐意聊聊这家耗费他不少心血的店,“我们是在民政局登记的非营利性企业,我开这家店的初衷,就是宣传义乌的红糖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义乌唯一一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于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传统制糖技艺项目)的义乌红糖制作技艺是以义乌本地所产的青皮糖梗为原料,用木车牛力绞取蔗水,用铁锅熬制红糖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据《洋川贾氏燕里村谱》记载,义乌红糖制作技艺可上溯至清顺治年间,传承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其传承谱系完整,主要流传于义亭、佛堂及其周边地区。

  吴先生的家族经营着一家红糖厂,拥有自己的绿色基地,农药施撒标准均达到公家无公害标准,所制出的红糖品质在义乌首屈一指。红糖厂的效益不错,但吴先生无法停下脚步:如何能把义乌红糖文化推广出去,让更多人了解义乌红糖?适逢佛堂老街招商,吴先生毅然入驻,决心要开出一家专门宣传义乌红糖文化的店。

  进入店里,入目一列雕像尤为瞩目。吴先生说道:“这是展现义乌榨糖工序的雕像,我请当地一位70后手工艺者做的,他亲身经历过榨糖,我相信以他做出来的雕像来反映义乌红糖制作技艺最传神。”这组雕像,花去了吴先生30多万,他却丝毫不心疼,“能够展现义乌红糖制作技艺,留下点东西,很值得。”

  步入天井小院,别有洞天,古朴雅致的茶楼映入眼帘。“这里起初非常破旧,我不想改变老房子的构造,于是叫了木工来修复栏杆门窗。”午后静谧的阳光透过花漏窗照在青石砖地上,花木繁盛。“每个角落,一草一木,都是我自己布置的,为了省钱,这样也更有意义。”两手空空的吴先生,为了布置文化馆,找了许多资料许多人,一点一滴才慢慢成就了现在的义乌红糖文化艺术馆。

  文化馆二楼设有雅座,供游人饮茶歇脚。“我把二楼布置出一种七八十年代的感觉,那是我们小时候经历的时代,我也想给现在的年轻人看看,忆苦思甜也是件有意义的事。”吴先生这样解释道。游人可在这里品尝到独特的红糖饮品,都是纯天然原料,红糖和桂花、茉莉花、柠檬、红枣、枸杞等养生食品搭配熬制,芳香色美,营养价值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店里的饮品都是经过吴先生查找资料,反复亲自尝试摸索出来的,种类丰富,随时节变化。游客在品尝完店里的饮品后,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店内前台选购包装好的红糖,送人自用两相皆宜。

  义乌红糖文化艺术馆的装修前前后后总共耗费了吴先生八十多万元,日常每年关于工资、水电、营运等用费约十六七万。显然,义乌红糖文化艺术馆入不敷出,吴先生常常要用自己的工资补贴这份贴钱副业。

  吴先生对此很坦然:“我建立这家店,就不是为了赚钱,只要多一些人能看到义乌红糖制作技艺,多一些人品尝到义乌红糖,甚至对义乌红糖感兴趣,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义乌唯一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有人去做点事情去宣传。我很庆幸自己能为此出力,我也会一直做下去。”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