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上的“书之恋”书法作品加上塞满三间房的一万多册藏书,前脚刚走进骆斌的家,浓厚的读书氛围便扑面而来。今年81岁的骆斌,至今仍坚持每日读书一至两小时,在他看来,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读书,第二位才是吃饭。人只有多读书,才能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才不至于被击垮。
老教师的读书梦
已到耄耋之年的骆斌早在上初中时便喜欢看书,书本不离手。到了大学时更甚,学校的图书馆一次只能借三本书,他便一次次地借了又还,还了又借。不仅如此,只要手头有点结余,便通通拿来买书。1961年,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的骆斌,留在杭州二中担任语文老师,直到1973年调回义乌继续教育事业,直至退休。三尺讲台,骆斌一站就是三十余载。
退休后的骆斌,依然是义乌市文化界的社会活动积极分子。除了是义乌市政协编纂的《义乌名人丛书》五卷本的常务编辑,还是义乌市文广新局编纂的《义乌文化名人》专集的主要编辑。不仅如此,他还尽义务专门为革命老干部、老教师等编写了多册传记、回忆录,为义乌中学、义乌二中等校编写了校志、校友回忆录,应邀担任义乌上溪初中、义乌三中等校的文学社顾问。退休之后,骆斌先后担任了义乌市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义乌市骆宾王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获得全国首届“书香之家”
在读书、教书的同时,“书迷”骆斌还有一个作家梦,退休之后,他便将大部分的心血用在“写”上。从第一本为了收集学生作品而出的《哈,我们……》开始,到主编《骆宾王文化集》收笔,他在退休的20年里共出版了18本书,而且全部是自费出版。
在这18本书中,最让骆斌感到骄傲的是《我是义乌人》系列。为了这上下四卷的书,他前后花了10年的心血采访编辑,搜集了国内外200多名义乌籍人士的文章和照片,其中既有著名学者、专家、老红军、老干部,也有在一线默默耕耘的教师、工人、军人、商人、文艺工作者。书中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章和珍贵的照片,让人百读不厌,亲情、乡情剧增。在骆斌的带领下,他的妻子、儿子、女儿和孙辈,个个都是“读书人”,读书成了这一家人的共同爱好。
2014年4月,骆斌和他的家庭被评为全国首届“书香之家”。2015年7月,他本人又被评为金华市百姓阅读之星第二名。在金华市阅读大赛评比大会的感言上,骆斌这样说到:“阅读对于一个人的生命而言,如同阳光、空气、水一样,每日都不可或缺。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无一例外。我虽年届八十,但读书、吸取新鲜知识的热情不减丝毫,并愿同在座的年轻人比试一番,争当一名阅读大军队伍中奋勇前行的老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