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资讯 正文

内贸与外贸结合 线上与线下融合 帽子行业在竞争中求发展

发布时间: 2016-09-27 09:50:10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骆红婷

  中国义乌网9月27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骆红婷)日前,记者来到义乌雄海帽业的生产车间,只见员工们正加班加点赶制今年最后一批外贸订单。董事长郑雄海说:“赶制完剩下的2.4万个线球帽,接下来准备做内销产品。进入10月份,店里的帽子就主要以内贸订单为主了。”

  记者走访中了解到,义乌帽子行业在逆境中顺势而为,逐渐从外贸转向内贸,呈现外贸与内贸结合、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形式互促互融,在竞争中求发展。

  内贸与外贸结合求新发展

  郑雄海经营帽子生意已有13年之久,但从2013年开始,他的帽子生意才真正走向高峰期,秘诀在于他采用了内贸与外贸相结合的形式销售。

  从2013年开始,帽子行业逐渐走向下坡路。郑雄海不得已尝试打开国内市场,但是内贸的订单量非常小,国内消费者对于帽子的质量和款式要求更严苛。面对这一系列困难,郑雄海引进了新的织机,设计生产上百种款式的帽子。凭借产品设计和质量优势,郑雄海的内销客户越来越多。

  位于国际商贸城四区二楼的承雯帽业,在帽子市场内小有名气,老板娘楼舒徽在帽子行业已经稳扎稳打十几年。楼舒徽将帽子带出国门的同时,还积极与国外企业对接合作,共同研发设计。过去国内消费者喜欢款式较为花哨的帽子,但是现在国外简约时尚款式的帽子也深受青睐。“今年我和国外公司一同设计的巴拿马草帽在国内非常畅销。上半年仅这一款帽子就卖了4万多个。”楼舒徽说。

  内贸慢慢走上正轨,雄海帽业也积极与国外客商合作研发设计。和雄海帽业合作最多的是一家美国公司,他们既是采购商又充当设计师的角色,共同研发设计产品。去年,这家美国公司共计采购了三百多万元的货,今年已采购了八百多万元的货,一年间足足增加了一半以上的销量。“有这样的业绩,离不开我们的产品研发力度,去年我们共同设计了30多个款式的帽子,今年帽子的款式已达到上百种。”

  在西方戴帽子表示一种礼仪,因此帽子在国外市场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而对于国内很多消费者来说,帽子只是起到遮阳或保暖的作用。对此,义乌帽子行业协会会长朱智慧说:“目前,我们主要以培养国内消费者为主,提升帽子创新设计能力,保证帽子的价格在合理区间内销售。据不完全统计,义乌帽子行业这几年的内贸与外贸比重从3∶7上升为9∶1,内贸与外贸的份额旗鼓相当。”

  线上与线下融合拓宽新渠道

  据义乌购的后台显示,线上帽子区块活跃的商家有300余家。目前,帽子区块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大部分以淘宝、天猫电商为主。市场内很多经营户也竞相入驻义乌购平台,采用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形式销售。

  “我们90%的客户都是来自线上。”鑫丰帽业的老板王山秀说,现在线上每天能卖出4000个以上的帽子。王山秀是山东人,2013年才来到义乌,入驻国际商贸城后就开始尝试线上交易。一有新产品设计出来,王山秀马上把样品上传至义乌购。

  和王山秀一样,位于国际商贸城四区嘉怡帽业的老板何晓军也主营线上生意。何晓军对义乌购有着深厚的感情,“我的帽子生意也是跟着义乌购慢慢发展起来,月均线上交易发展到几十单、几百单。”“这个名片上有我店铺的网址,有新款的帽子我都会在网上更新,您可以选择在线上下单。”何晓军会向每个来店里采购的人一一推广他的线上平台,把线下客户引流到线上,“这样既可以锁定客户又能让他们在第一时间了解新款产品。凭借良好的卖家信誉和不错的销售业绩,何晓军正式入驻国际商贸城五区五楼义乌购电商园。今年上半年,何晓军在义乌购上卖出了十几万个帽子,其中,国外订单占到三分之一。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形式,很大程度上促进帽子行业的发展。义乌购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夏天,一款小鱼棒球帽线上线下总销售量达到了两百多万个。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