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太繁华,屋舍全是原始的样子,人少一点最好。不用太奔波,安静地待在一个村落里,串串小巷子就很满足。如今,乡村休闲旅游变得越来越热门,小清新的民宿正成为旅途中悠然休憩的好去处。
义乌市赤岸镇大树下村的村民们,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独特的驿站文化,打造了独具特色的驿站民宿,让住下来的客人感受乡土情趣,吃着水库里野生鱼、屋外菜地自种的菜,出门便是满眼嫩绿、鸟语花香,这都是“回乡”客们想要找寻的儿时乡村记忆。
目的地的旅行方式
把过客变成了归人
清晨,大树下的老人们坐在自家院前的门槛上,不急不躁喝着茶,聊着天,悠闲的一天开始了。这里的老人家们几乎还沿袭着以前的生活方式,百年前的原始生活痕迹在这里不经意间便能发现。
据大树下村村委主任朱根法介绍,村里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却基本都是匆匆参观的过客,直到大树下驿站民宿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个目的地的旅行方式,把过客变成了归人。
走进大树下,几乎每家门前都或多或少种着些花卉。金秋时节,浓郁的桂花香熏得人不禁产生悠悠的醉意。朱根法说,为了方便管理和统一标准,大树下成立了自己的农家乐协会,目前有12户村民进行了登记,可以提供85间房,238个床位。当有旅客有住宿需求时,协会将根据床位、人数进行统一安排。“村里的民宿已经做到了四个统一:统一安排、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和统一收费。把标准和规范制定好,严控民宿的接待质量,防止无序竞争,影响了旅客的住宿体验。”他说。
据悉,大树下的驿站民宿从2014年6月份开门迎客,仅去年就有5000多人入住,不少上海游客慕名而来。朱根法表示,接下来,大树下还将对村中的古建筑驿站进行休整,让老宅一边承载了它的历史使命,一边加入了当下的居住元素,展现出最大的度假空间和体验的舒适度。
独特驿站文化
这里百年前就已经开出了“民宿”
朱根法介绍,早年间,大树下村就是永康商人前往义亭、金华的必经路,商客们肩挑货担往来两地十分辛苦,路途遥远不能一天来回,所以选择了在大树下借宿歇脚。“歇店”不是专门的客栈,而是农家在家里腾出几间房,供过往的旅人过夜。一来二去,久而久之,常年接待永康客的农户也有了30余家,有时还不能满足客商住宿的需要,驿站之名由此而来。“大概这就是义乌最早的民宿了。”他说。
在村子的中间区域,有一处前后二进的二层徽派式明清古建筑,雕梁画栋,共有41间房舍,就是当时的知名驿站。尽管经过上百年的风雨侵蚀,但是木瓦屋结构的四合院至今保存完好。
“保护老房子与保护好民风一样重要。”朱根法表示,目前大树下正在筹划对古驿站进行修缮,完工后将恢复百年前古驿站的风貌,让旅客穿越时光,眠宿在晨钟暮鼓,游商声声叫卖的岁月里。“那些原汁原味的风光与民俗是游客最向往的地方,古驿站是大树下民宿发源的见证,也是大树下发展民宿乡村游的金名片。”朱根法说。
打造精品民宿游
要能住得下,还得玩得好
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饭店旅馆,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它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体验有别于以往的生活。做出能把人留住的民宿不难,难的是以乡村为依托的民宿,怎么打造原乡文化带动村庄、村民参与,才能长久吸引人、留住人。
服务不到位、管理欠缺等问题,都可能会影响旅客对大树下的印象。为此,赤岸镇政府要求大树下将民宿及农家乐经营管理列入这两年的农民素质培训中,以外出考察、上门指导等形式,提高村民的服务意识,帮助完善管理制度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乡村旅游,农家菜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为此,大树下的村民也推出了不少特色农家菜。醋炒鸡、农家红烧肉、土鲫鱼,材料都是原汁原味的农家自养或者山间土货。豆腐皮包着山间摘来的野菜,用菜油煎出金黄的色泽,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野菜的清香。村民自己腌制的酸萝卜,酸脆爽口,解腻开胃。
此外,为了丰富游客的住宿生活,环村漫步城墙道、乡村大舞台等项目也正在规划建设中,农民自发成立的草根艺术团,将为村民和游客准备独具特色的农村歌舞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