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资讯 正文

义乌廿三里初中课改“六年磨一剑”

发布时间: 2016-11-03 16:45:01 来源: 浙中新报 作者: 通讯员 金佩庆 张海业 记者 金晓英

廿三里初中老师着少数民族服装上民族文化课

  今年,义乌市廿三里初中的课改特别引人注目:5月11日《中国教育报》以《立德树人,让学校成为教育人的沃土———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初中育人新“宝典”》为题对该校育人经验做了重点报道;6月3日,该报又刊发题为《课堂涌动生命活力教育彰显创新魅力———记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初级中学成效显著的“345自助课堂”改革》的报道,课改经验和做法受到全国关注。

  除了全国、省、地市各级媒体的频繁关注该校课改外,学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兄弟学校的考察团体已经达240多批次。

  课改不是摆花架子,最终要让实效说话。今年上半年,该校419名毕业生参加义乌市中考,被重点高中录取40人、普高升学率达55.5%,两项指标均再创历史新高。更可贵的是,这两项指标自2014年首届实施新课改的毕业生超过以往最好的年份一倍多以来,已连续3年保持高位稳定并略有增长的态势。该校以“345自助课堂”设计为抓手,落实“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育人理念,践行“为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创造条件”的办学思想,让全体学生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学校课改所释放的“红利”。

  如今,廿三里初中的全体师生包括家长对学校课改的认同度很高,但回想起6年前学校课改之初一波三折、艰难探索前行的经历,无论是校长陈建新还是每一位老师都会感慨万千。

  廿三里初中作为一所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初中,长期以来也是把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作为抓教育质量的重点,广大老师力图通过改变“教”来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却收效甚微,。相反,用培养尖子运动员的方法去抓教学,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老师都心力憔悴。怎么办?学校班子认识到唯有改革,走课改之路才能重获新生。

  然而这六年走来,课改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初试课改,遭遇挫折重重

  六年前,为了加快推进义乌市初中段课改,义乌市教育局组织义乌市初中校长,赴山东杜郎口中学等课改典型学校观摩学习。

  “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活泼、主动、乐学的场景给时任廿三里初中校长的黄洪潮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回到学校,校长黄洪潮就与陈建新商讨课改方略。学校班子分头收集相关课改资料,利用暑假对全校老师连续进行了两个月的校本培训。

  新学年开学前夕,学校举行隆重而简朴的课改启动仪式,宣布初一、初二所有班级全面推行新课改。强调教师尽可能少讲、在课堂学会隐身;教师改变自身的角色定位,由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一切都按设计的蓝图推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首先是授课进度缓慢。要深化学生的学,但老师们普遍感觉缺乏推进学生学的有效手段,课堂容量大大缩水,课堂效率低了;二是随之而来的质量下滑。学校在教育联盟中的联考排名跌入低谷。老师们对课改的信心也随之跌落谷底。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声音开始出现、扩散和蔓延。为了赶进度,老师们又重新夺回了课堂的控制权。轰轰烈烈开始的第一次课改,等不及学校宣布“暂停”或“终止”大家就很快就草草收场了。

  不过,通过对这次改革失败的检讨、反思,该校得出三条宝贵的教训:第一,实验的面铺得太广。实验过程中跟踪、指导、管理、诊断等后续配套措施跟不上,失败就在所难免。第二,低估了传统课堂的强大牵引力。推进课改如同发射人造卫星,在进入轨道前如果没有强大而持续的助推力,就无法进入预定轨道。第三,对风险估计不足。课改在没有成功经验的情况下就全面推进,是领导者不成熟的表现。

  重整旗鼓,课改再出发

  2011年8月下旬,义乌市教育局组织了暑期义乌市教育骨干培训。期间《中国教师报》编辑部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炳亭所做的《高效课堂的“行动研究”》报告给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头脑风暴。李炳亭两个半小时的报告给廿三里初中领导班子带来了很大的启迪和鼓舞。该校领导班子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虽然课改失败了但方向并没有错。除了改革,学校没有别的出路。在汲取失败的教训的基础上,新学年课改要再出发。

  学校成立课改实验领导小组,对新一轮课改进行精细谋划,步步为营,迈小步不停步积大步。提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课改理念,实施“独学—群(对)学—评学—测学”的“四学”课堂教学策略。暑期新生军训结束,宣布由俞航斌、金露两位新教师任班主任的703、704两个班为课改实验班。这两个实验班的生源情况与其它平行班相同,都是按照新生入学摸底测验成绩均衡搭配,但唯一不同的是所有任课老师都是当年应届毕业的新教师。

  按照领导小组的设想,新教师受传统课堂影响小,容易上路。再者,如果缺乏教学经验、普遍不被看好的新教师都能“玩转”课改,这样的实验当然就更有说服力。

  为给实验班保驾护航,强化课改的过程管理,学校制订了教师轮换到实验班听课制度,确保实验班每一节课都有2名以上的教师听课。教师进场听课不用带听课笔记,而是填写学校印制的《听课反馈表》,下课后当场由实验班学生收回集中后交给教务处。

  研训结合,以全员培训促课改。校本培训围绕“合作、自主、展示”的课改主题以及“自由、自主”为核心的课堂设计展开。由于有实验班鲜活的案例,教师们由起初对校本培训抵触和不会适应,慢慢开始转向支持甚至主动参与课改。

  如履薄冰,缓步前行

  课改一个月后,为比较分析这两个实验班的教学效果,学校对全年级新生统一进行了一次作业情况检测。检测表明,703班各项指标的总体情况处在年级均线偏下; 704班各项指标的总体水平都居年级中等偏上,已经逼近师资力量具有较大优势的两个领先班级,其中3名学生进入年级前15名。

  第一个月新生学情检测情况来看,实验班有喜有忧,但喜大于忧。学校课改领导小组召集会议并邀请义乌市教育局领导、市教育研修院专家分析后一致认为,实验初期,经验要总结,但暴露问题、吸取教训更有价值。

  对于703班的学情检测反映的情况,通过班主任俞航斌的自我反思以及听课老师的回顾分析后认为:主要还是由于课堂转型到位的程度不同造成的。

  从后半学期开始,随着实验班师生对课堂教学新策略的熟练和习惯,先学后教的优势充分凸显。果然,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让课改实验班迎来满满的信心。实验班包揽了年级前2名,前100名人数分别由入学摸底考试时的6人、9人增至12人、16人。一名学科老师的单科平均成绩首次超过城区最好初中的学科平均分。

  除了两个实验班,普通班跟进课改也取得了成效。生动的事实、鲜明的对比,大大鼓舞了全校教师的士气。随着课改实验成效逐渐呈现,不少老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参加校本培训和实验班听课体验之后,开始主动向课改领导小组申请以新课改的方式开展教学。

  陈丹是该校的一位资深英语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成绩突出。她说,最初去实验班听课,是为了完成任务,但看到实验班孩子争先恐后在课堂上主动解决问题,孩子们那种自信、自觉和自主,确实与别的班级不一样。

  2012年新学期开始,学校继续加强实验班过程监控。同时,要求加盟课改实验的平行班需在学校审核同意的基础上慎重放行。同时,学校依旧扎实做好以课改为主题的教师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深化全校老师对课改认识,让课改视野变得更加宽广和清晰。经过一整年的探索、实践,在2012年上半年课改实验期末考试取得丰收的和“345自助课堂”教学策略初步完善的基础上,学校决定在2011级和2012级新生中全面推行课改。

  课改背后的苦乐与启示

  六年时间,廿三里初中课改实验跌跌撞撞中走出自己的步子。他们始终坚定抓课改的信念;迈小步不停步积大步,稳步推进的智慧;从教师被动应付课改到今天成为全校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的过程,课改籍籍无名到“345自助课堂”改革以其显著的效果成为兄弟学校竞相考察、借鉴的初中课改模式。

  2015年被评为义乌市教坛新秀的青年数学教师朱晶晶说,实行课改之初的前几周觉得特别累。明明在努力课改,又始终觉得自己改得不像,挫败感很强。去杜郎口学习,最大收获是更新了理念,但课堂上的具体操作,真不是这样看几节课就能学到的。对于理科的习题课,大家已经找到套路了,课堂效果也很OK。但是新课怎么上?有时候看着下课时间又快到了,教学内容还没完成一半,心里那个急啊,今天的作业学生铁定不会做了。经常怀疑自己:改下去会不会被改得四不像?不改,又不行。几乎每节课都会出现思想斗争和焦虑,负担很重。

  不过在反思中,她渐渐明白,新课改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也不是另起炉灶,更不是把所有的新理念在一节课上全部灌输。课改需要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新课改的灵魂就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