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改革开放38周年。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中国当代史上堪称“拐点”的重要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改革开放由此起航。
在38年史诗般的征途中,地处浙江中部的义乌从“无中生有”到“无所不有”,不仅创造了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的奇迹,也使自己成长为折射改革走向的“风向标”城市。
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曾指出:“义乌的发展是过硬的,在有些方面还非常突出;义乌发展的经验十分丰富,既有独到的方面,也有许多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方面。”
2006年6月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义乌召开座谈会,推动当时已在浙江掀起的学习“义乌发展经验”的热潮向纵深发展。此前的4月30日,浙江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关于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的通知》,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学习推广义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经验。
“义乌发展经验”由此成为继“温州模式”后,浙江又一个解读与剖析以发展市场经济为价值取向、以全民富裕为最终诉求的中国改革的最典型样本。
值此改革开放38周年和学习“义乌发展经验”1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策划了这组专题报道,从多个角度探寻身兼“县域经济优等生”与“中国式市场经济最佳典范”双重身份的义乌,带给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中国改革的启示。以下是“市场开拓篇”。
义乌市区一角
2016年11月16日,一趟满载日用品的“义(乌)新(疆)欧(洲)”国际铁路货运班列从西班牙马德里返回义乌。自此,“义新欧”始发已经2年。而今年3月,建立在“义新欧”便捷物流基础上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首个海外分市场——波兰华沙分市场正式获得授牌。
通过“义新欧”一路向西,义乌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并开辟连通中亚、欧洲的全新“买全球、卖全球”通道。
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去年全市商贸货运量达6411万吨。海量的小商品,让这个曾经的丘陵小县,越过一座座山丘,把世界拥抱。
25年蝉联中国商品市场榜首
义乌曾经是浙江众多贫困县之一。正是对发展小商品市场的一贯坚持,自1991年起,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年成交额已连续25年蝉联中国专业市场冠军,并进而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这是一个个见证数字奇迹的历史跨越:
1982年9月5日,在闷热且躁动的夏末,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悄然开业,计摊位705个,当年成交额392万元。
近35年间,历经5代市场更迭,其间8次搬迁10余次扩容,目前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摊位已达7.5万个,去年成交额达982.21亿元,增长2.5万倍,全市客流总量达2982.13万人次。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成长速度在全球范围也是罕见的。
如1991年至1994年,其市场年成交额连年翻番。1991年义乌小商品市场以10.25亿元的成交额居中国十大市场之首,至1994年,成交额已跃升至102.12亿元。
“基本上一两年就扩容一次。每次扩容都带来摊位数和成交额剧增。而每次市场更替,伴随的是义乌开放程度的提高。”原义乌市工商局副局长、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董事局主席何樟兴告诉澎湃新闻。
1984年的义乌第二代小商品市场。
作为中国小商品业界“教父式”人物,67岁的何樟兴是义乌小商品市场崛起时期的主要管理者之一。他说,第一代市场的经营户基本是义乌本地人;第二代市场中出现了大量来自温州、诸暨和台州等地的经营户;第三代市场中,江苏、福建等地的省外经营户进场设摊,一些乡镇企业甚至国企直接在此开设批发部。到第五代市场,每走几步就能看到来此采购的外商,市场已充分国际化。
何樟兴认为,义乌小商品市场能领跑至今,从管理角度讲,最重要经验是对来此经商的新老义乌人一视同仁,在纠纷调解中,一旦发生本地商户与外来商户或采购商的矛盾,调解人员首先会从本地商户角度找问题。
开放的姿态让义乌聚集了大量的外地籍贯市场经营主体,至2015年底,义乌籍经营户占比已降至41.22%。
义乌官方一份抽样调查还显示,目前经营主体结构调整向好,有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青壮年经营户已成为市场主力,经营户年龄层在40岁以下的占63.1%,高中及中专以上学历的超过7成,有10%左右的商户为本科以上学历。
模式输出:全国再造“义乌市场”
除了对市场经营主体的开放,义乌发展小商品市场的另一种开放思路也助推了其在全中国的快速扩张,即市场模式输出:全国再造“义乌市场”。
自1992年义乌在新疆乌鲁木齐开设第一个分市场后,目前全国各地已有150余家义乌小商品城分市场或与其有关的市场,它们与超级供应商——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时刻进行着有机互动,使义乌市场冠军的地位愈加巩固。
这些分市场源于义乌走南闯北的货郎担,其诞生颇为曲折。
1980年底,义乌县工商局尝试颁发7000余份“小百货敲糖换取鸡毛什肥临时许可证”,同时还向货郎担频繁活动的江西、湖南、安徽和福建等毗邻相关部门发函希望“予以支持”。
事实并不如意。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义乌货郎担在全国各地游走,面临随时被相关政府部门驱赶、抓捕和处罚的风险。
小百货敲糖换取鸡毛什肥临时许可证。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
在距离义乌4000多公里外的乌鲁木齐,位于城西河滩上的新华饭店因偏僻一直生意萧条。一群义乌人的到来,让这家饭店远近皆知,名声甚至传至中亚和前苏联。
1986年,20多位义乌“货郎担”扛着小百货来到乌鲁木齐,但等待他们的依然是与政府部门没完没了的猫鼠游戏。
无奈之下,他们包下了新华饭店的4个房间来销货,入住的原因是地段偏,房租够便宜。让他们料想不到的是,“新华饭店服装款式新潮,还比百货商店便宜几十元”的消息不胫而走,手中的存货不久销售一空。
越来越多的义乌同乡前往乌鲁木齐新华饭店摆摊,最夸张时连饭店的楼梯通道、办公室等处都挤满了各种百货摊,饭店已无法容纳哪怕一位纯粹的住客。
随后几年,新华饭店模式被迅速复制到周边的长征饭店、群众饭店等多家酒店。成千上万的浙江商人挤进乌鲁木齐城区周边大大小小的饭店,仅仅是义乌籍经营户就超过2000人。
义乌商人施仲谋是其中的一位。1987年他到新疆销售衣服、电子表等商品,他感觉到在饭店摆摊无法长久,“如果能办像老家义乌那样的市场就好了”。1991年,他与几个老乡联名致信义乌市政府,提议在乌鲁木齐建小商品市场,并冠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乌鲁木齐分市场的名头。
“当时我还在工商局,得知施仲谋他们的请求后,局里立刻派人飞去乌鲁木齐与当地政府沟通。最后确定将当地的木材市场进行改建,并以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名义对外招商、运营。”原义乌市工商局副局长、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董事局主席何樟兴向澎湃新闻回忆。
1992年初,义乌小商品市场第一个分市场--乌鲁木齐分市场正式开业,市场建设资金以集资自筹为主。
何樟兴告诉澎湃新闻,在乌鲁木齐分市场建立后,义乌市政府发现该市场很多商户都是从义乌小商品市场进货的,不仅不会削弱义乌市场,还能进一步带动义乌市场的发展。自此市政府考虑将义乌市场模式进行输出,并专门成立一家国有企业,帮扶义乌人在外地选点和开设分市场。
1992年,义乌商人余汉平筹建的兰州义乌商贸城,成为义乌市政府入股建设的首个异地义乌小商品城项目。
“1992年,我把在甘肃兰州建义乌小商品城的想法汇报到市政府,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市场建设之初的3个股东,除了我是民营企业外,另外2家企业都有义乌的国资背景。1996年,市场开业前夕,2家国企双双选择了退出。”余汉平告诉澎湃新闻。
何樟兴介绍,当时余汉平的市场开发理念比较新,兰州当地政府也支持,汇报上来后与义乌市政府一拍即合。
1997年初,兰州义乌商贸城开业,此后余汉平又在甘肃张掖和青海西宁建成了2座义乌商贸城。到1997年底,义乌小商品市场在全国已有13家分市场,年总成交额相当于义乌小商品城自身市场的一半。
这些分市场的发展如义乌政府所愿,扎根全国各地后,为义乌带来了巨大的客源。义乌货源源不断地运送出去,市场输出与货物输送得到了和谐统一。
“兰州的市场建立后,我每年都会自掏腰包组织经营户前往义乌考察、进货,能让他们在义乌建立稳定的进货渠道。相对于其他渠道,义乌在商品种类、价格等方面具有优势。”余汉平向澎湃新闻表示。
这显然得益于义乌那个时期着力推动的“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战略。义乌小商品市场本身具有的龙头效益和“义乌制造”的强力支撑,让义乌货即使发至全国各地仍具有相当的价格竞争优势。
义乌输出的市场中,规模最大的当属云南昆明的螺蛳湾国际商贸城。该项目总投资超过500亿,由浙江芬莉集团董事长刘卫高等25位义乌股东发起成立。目前,该市场已经成为年营业额超百亿、西南区域最大的小商品市场。
随着1990年代义乌的“连锁崛起”,义乌小商品西进南下,快速覆盖全国。但这不是终点,早在1990年代早期,义乌市政府就提出了“义乌商品走向世界”的口号。
向世界出发的“东方快车”
1987年5月,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博士Mathire为撰写《时代之子吴晗》两次到吴晗老家义乌苦竹塘村。这位能讲一口流利汉语的美国学者,还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马紫梅。
她在义乌期间,陪同人员热心地带她去逛义乌小商品市场。当她看到人头攒动、带各省口音的商贩穿行于一望无际的摊位时,一口气连问了5个"WHY"。
马紫梅可能是第一个意外关注到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西方学者。她当时可能根本没想过,不到20年,义乌廉价而优质的小商品已经走向了世界各地。
截至去年底,有44万人次国外客商到义乌采购,当地有各类涉外机构5300余家,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2015年义乌外贸出口额高达338.6亿美元。
义乌小商品走向世界并非一蹴而就。
“上世界90年代早期,市政府虽然提出了‘义乌商品走向世界’的口号,但当时国内市场都做不过来。到了上世纪末,国内专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市场陷入困境。作为国内市场的龙头,义乌必须在未遇到危机时就提前应对。”何樟兴介绍。
义乌在国际化突围中,最先取得成功的是如乌鲁木齐、黑龙江和广西等地处边境的义乌分市场。“最初进行边贸的外商,在采购时得知其购买的商品大多来自义乌,且在义乌选择的余地更大,索性直接前往义乌进行采购。”中国小商品城集团副总经理胡衍虎告诉澎湃新闻。
1990年代末,到义乌的外商开始增多,最初来自中亚、东南亚和俄罗斯等邻近国家,到2000年全球各地的客商不断增加。
义乌真正走国际化战略性举措是在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当年,义乌政府控股的小商品城集团启动了对外贸易的主要载体--国际商贸城一期建设。次年开业,吸引212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国际商路八面来风。2002年,开办7年的义乌小商品博览会正式更名为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并首次升格为国家级国际性展会。
2005年,义乌的国际贸易额首次超过国内贸易额,标志着义乌市场从以内贸为主转型成外贸为主。义乌也获得公安部授权,成为可直接办理外国人签证和居留许可的第一个县级市。
2011年,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获批后,在通关、物流、市场贸易采购等方面的改革,加速了义乌小商品走向世界的步伐。如今,义乌的经济外向度已从2001年的5%上升至去年的65%以上。
波兰华沙中国商城成为义乌小商品城首个海外分市场。
义乌并未停止开放兼容的步伐。今年3月11日,中国小商品城集团正式向波兰华沙中国商城授权,使其成为义乌小商品城首个海外分市场。
“在海外建分市场,会吸引更多的海外客商。波兰是欧洲的货物集散中心,在这里建市场可以让义乌商品更快速便捷地渗透至整个欧洲。”小商品城集团副总经理胡衍虎表示。
拥抱世界不仅是走出去,同时还要引进来。此前义乌对外贸易中进口长期不到5%,这无疑是义乌国际化之路上的一个痛点。
“以前义乌是单纯的出口,几乎没有进口。2008年开始,我们关注到进口的重要性,开始补足义乌在这方面的短腿,想让义乌进出口两条腿同步迈进。”胡衍虎介绍。
2008年,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设立了专门的进口馆,当年有50家机构进馆经营。2011年,进口馆搬至国际商贸城五区,经营面积扩大到10万平方米,机构增加到200家。
成立于2008年的浙江盟德进出口有限公司是最早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进口馆经营的公司,主营西班牙红酒、矿泉水和橄榄油。公司从成立之初的年销售数百万元,到去年底销售额已达上亿元。
“公司快速发展的最大利好是2014年开通‘义新欧’班列,大大缩短了商品从欧洲进口的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浙江盟德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海军介绍。
2014年11月18日,首趟“义新欧”铁路班车正式开通运行。
“义新欧”班列为义乌开辟了更为畅达的“买全球、卖全球”通道,也让“丝绸之路经济带”平添义乌底色。从此,义乌商品能从陆路直接通达各国,也能让国外商品通过陆路源源不断地直接进口。
以市场为轨,以小商品为媒,以共赢为理念,义乌这趟“东方快车”从山坳出发,向前、向前,永无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