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月10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卢丽珍)日前,有热心读者向本报反映:“位于廿三里街道后义村南侧,有一处违法建筑用于办厂,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
违建面积约600平方米
昨日上午,记者在廿三里街道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位于后义村南侧的违建现场。在现场,记者细数了一下违法建筑,一共是13间房子,房内的设备已经搬空,留下一些零碎的废弃物。这些房子用彩钢板做顶,大部分彩钢板已拆除,只剩下破旧的一点彩钢留在屋顶。
据廿三里工作片的工作人员介绍,后义村南侧原本就有两间农用房:一间是解放前的抽水机房;一间是碾米房。2006年,村民王某提出向村里租用这两间农用房,用于办厂。由于规模扩大,原先的两间农用房不能满足生产所需。2008年,王某在没有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在农用房右侧搭建了13间厂房。
收益成了拆违的阻力
廿三里工作片的工作人员说,后义村南侧的集体用房是由村两委出租给王某。王某私自搭建了这13间房子,同时也是每年付租金给村里,但毕竟是没有审批过的房子,根据规定必须拆除。
后义村村委主任王樟星证实,王某每年付钱给村里,这笔收入是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
虽然集体用房的出租给后义村村民带来经济利益,但该区块邻近甬金高速,正对面就是义乌江,不仅影响义乌江的水质,也是“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两路两侧”等工作重点整治的对象。
“三改一拆”行动展开以来,廿三里街道及其廿三里工作片就把该区块列为了重点对象。然而,一个“拆”字说起来容易,执行起来却很难。一边是企业主一时无法找到合适的场所,另一边是拆掉后,掐断了后义村村集体的一项经济收入,成了拆违中的最大阻力。
10日进场拆除违法建筑
面对困难和阻力,廿三里街道相关工作人员立即开展工作,工作片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一方面反复上门做租户的思想工作,让租户认识到拆违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帮助租户寻找新的厂房。经过近2个月的努力,目前已取得租户的理解与配合。
廿三里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该区块被列入拆除项目开始,工作片工作人员便时常给租户方负责人“打预防针”,告诉他这个区块必须要拆的,让他早作打算。因此,去年10月份下达拆除通知书,12月份列入拆除对象后,租户便积极寻找新址,通过20多天的寻找联系,租户已经找到了新的厂房,同意将东西先搬到其他地方,让拆违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昨日,记者在拆违现场看到,13间违法建筑的彩色钢棚房顶已拆除。“租户王某于1月5日已经腾空房屋,1月10日进场彻底拆除这600平方米的违法建筑。拆后的场地,将进行复垦。”廿三里街道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