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3月5日讯(记者毛旭倩)“14岁那年,终于抵制不住梦想的诱惑,刺骨寒风下,父亲带我跨上了12小时的绿皮火车,一路到了三百公里以外的江西弋阳县,在方志敏的故居的村庄住下,开始了手摇拨浪鼓的鸡毛换糖……”
37年后,义乌商人楼仲平参加中国义乌网《鸡毛飞上天》主题海报拍摄,在廿三里老街重拾货郎担,重走敲糖路。说起那段“鸡毛换糖”经历,仍鲜活如昨。十几岁时,家境贫寒的他没读完初中就挑起糖担走南闯北做起了小生意,开始了自己的初次创业。清明、端午、中秋、春节,节日期间农村地区宰鸡比较集中,也是换糖人最忙碌的时候。“春节前半个月出发,租住在当地人家里,每天按山村的片区规划路线,凌晨四点起床烧饭,一天要跑近百里路。一直到89年,我整整十年没有在家过一个春节!”楼仲平回忆道。
“鸡毛换糖”的艰辛让他开始思考,开始寻求创新。两年以后,楼仲平说服父亲放弃了传统的“鸡毛换糖”模式,开始用钱直接去换鸡毛,还破天荒地将“鸡毛生意”做到了城市,“那一年的创新换来了比以前多几倍的鸡毛,我们一个春节下来居然能赚个百来块。”
37年后的今天,当年的“换糖小子”秉承着创新与坚守,打造了全球最大的饮用吸管生产企业——双童吸管,成为义乌最具“工匠精神”企业的代表。
电视连续剧《鸡毛飞上天》的热播,唤起了几代义乌人的记忆。作为“末代”敲糖帮,楼仲平感触颇深,他说:“‘鸡毛换糖’过程中遇到的艰辛和挫折,磨平了我的棱角,学会了适应并坚持;痛苦和磨难,让我学会谦卑、忍耐,变得坚强;无奈和无助,让我懂得了更多承受和思考,为人处世更能沉得住气。”
楼仲平认为,“鸡毛换糖”是让他永生难忘的记忆,时代在变,做生意的形式不断翻新,今天我们要传承的是它的精神,一种吃苦耐劳、诚信包容、不断突破自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