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3月30日讯(记者 龚书弘)日前,中国义乌网记者从义乌市中心医院获悉,该院将于4月1日零时起,将全面停止门诊输液,急诊、儿科、发热门诊除外。
网络图片
据悉,浙江省卫计委曾于2016年初下发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到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注射剂(除儿童医院和儿科)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并积极倡导并逐步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义乌市中心医院作为三乙级医院,更是义乌首家设有门诊输液并率先停止相关服务的医院。该院门诊办主任虞金洪告诉记者,目前不少市民心中存在一定误区,认为输液是治疗发烧、感冒等疾病的“捷径”,对输液产生依赖,造成抗生素的滥用及过度输液的情况。
“义乌中心医院停止门诊输液处于试行阶段,保留了一部分相关设备,对一些输液指征明确的患者会予以合理解决。”虞金洪指出,尽管急诊、儿科、发热门诊扔保留输液,但市中心医院也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降低静脉输液率。
下一步,义乌市中心医院还将进一步细化、完善停止门诊输液后的各项工作,本着“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原则,严格规范相关医疗服务。
记者了解到,除义乌市中心医院外,浙医四院在建院之初便一直未开设门诊输液(急诊、儿科除外),并在就诊过程中不断向患者灌输正确输液的相关知识。
【浙江新闻+】
在医学上,静脉输液属于入侵性操作。液体通过针头进入我们的血液,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而输液所用的药物、器材,输液时的环境,甚至是输液的速度,以及患者自身的因素等等,都有可能引起输液反应。
常见的输液反应有:(1)发热反应;(2)心力衰竭、肺水肿;(3)静脉炎;(4)迷走性晕厥;(5)过敏性休克等。
正常的输液治疗尚且有风险,过度输液的风险则远不止于此。有时候,过度输液不仅无法直接帮助身体痊愈,长此以往,还会诱发更大的健康隐患。
一、降低人体免疫力。自然状态下,人体对周围环境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如果一生病就输液,很可能就“剥夺”了身体对环境的正常防御能力。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难以自愈的恶性循环,降低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
二、影响心脏、肾脏等器官。一般情况下,输入的药液进入静脉后,随血液运行至心、肺,再分布于全身,最终由肾脏排出体外。长期过度输液,会加重各器官的负担,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三、增加输液反应的发生。有的输液反应“来的快、来的凶”,一旦发生,需要立刻应对。这也是为什么护士会要求患者留在输液大厅内,不要随意走动。虽然为了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从药品到器材到操作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相当严格的规定,但输液治疗依然存在难以预知的风险,不必要的输液,会增加风险发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