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张金蓉 正文

剪纸 捏面人 草编 非遗文化走进义乌校园

发布时间: 2017-04-01 14:15:58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实习生 张金蓉 记者 蒋守洋

  中国义乌网4月1日讯(实习生 张金蓉 记者蒋守洋)“奶奶,我也想要一个蝴蝶剪纸。”“爷爷,你捏的孙悟空真好看。”“姐姐,这个草怎么穿过去。”……今天上午,义乌市北苑街道“迎清明”非遗文化进校园传承与体验活动在绣湖幼儿园举行,小朋友和家长一起,感受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

  活动现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大班的小朋友们能将这首诗完整清楚地背出来,而对于这首诗描述的清明节来历却不是很清楚。因此,为了提高小朋友对于中华传统节日“清明节”的了解,幼儿园组织小朋友一同观看了有关清明节由来的动画短片。“我现在还知道,清明节也叫寒食节。”大二班小朋友王梓妍开心地告诉爸爸。

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学做清明馃

  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学做清明馃

  活动现场,小朋友和家长们共同制作了各式各样的创意清明馃,能够品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清明馃,小朋友们一个个都十分兴奋。

  此次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北苑街道文化站的工作人员特地邀请了义乌市剪纸协会会员许美芝、捏面人“非遗”传承人吴冬海、前洪小学草编小传人,将现场动态展示与美丽非遗百村行展板的静态展示相结合,让小朋友更加全面、直观地了解家乡义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协会会员许美芝
 

  捏面人“非遗”传承人吴冬海

  吴冬海侄子介绍,叔叔自小就是聋哑人,当初学习捏面人是为了谋生,如今却成了独一无二的手艺,今天见到这么多孩子们,老人也十分开心。现场,小朋友对于栩栩如生的面人和形态各异的剪纸、草编作品十分感兴趣,都挤在桌子前认真观看制作过程。

  前洪小学草编小传人

  绣湖幼儿园园长骆莲娟表示,将清明节做清明馃的亲子活动和非遗展示活动相结合,是希望孩子们能够深入了解传统节日和非遗文化,通过亲身制作体验,寓教于乐,既能感受乐趣,又掌握知识。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