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4月13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黄克庭)义乌市稠城第三小学(俗称:稠城三校)校长方蕾,是全国创新型校长,第三、六届金华市名校长培养人选,浙江省杨一青名校长工作室首批学员,全国名校长班第42期学员,浙江省三八红旗手,金华市科研先进个人,义乌市政协委员。
方蕾先后在义乌市稠江第一小学、义乌市开发区小学、义乌市香山小学、义乌市稠城第三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她见多识广,先后到我国台湾、澳大利亚等地教育考察学习,有100多篇论文先后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她深知做校长是一份荣耀,更是一种责任!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断追寻着教育的梦想……
积极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稠城三校是一所老牌学校,占地面积小,硬件条件差,与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方蕾说,“一所学校,首先要有足够的校园面积,宽敞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这是办好学校的物质条件,也是衡量学校好坏标准的硬杠杆。”
方蕾调入稠城第三小学任职后,积极带领全校老师,按照浙江省标准化学校要求,配齐、配足实验器材,满足图书、计算机等其它各项条件。然而,有一项硬指标无论如何过不去。那就是学校生均使用面积过小。
怎么办?方蕾首先想到的是租借场地。她千方百计打通了稠城三校与老党校的围墙,签订并租用了市民大学、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活动场地,从而解决了学校生均占地面积不达标的难题,使稠城三校顺利评为省标准化学校。
然而,学校租用别人场地并非长久之计。为了彻底突破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稠城三校必须改建和扩建!方蕾积极与上级有关领导沟通,通过人大代表向上级反映情况,利用自身政协委员的身份,提建议,说想法,得到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2016年,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市长林毅亲自带领一班人马,到稠城三校视察,决定将原本属于义乌市老党校、市民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的地块,全部划归稠城三校。消息一传出,整个社会沸腾了!
如今,划入稠城三校范围的原教师进修学校房改房和老党校的房改已经顺利拆除。学校规划用地已经圈定。新学校鸟瞰图呈现在机场路旁。稠城三校未来的规模将由现在的17332平方米,扩大到28225平方米;由24个教学班,扩展到36个班级。稠城三校的美好未来指日可待。
开设多彩课程发展学生个性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应该是校长的重要责任。”方蕾说,“太阳有七色的光芒,人有不同的个性。每个人生活的家庭条件不一样,接触的社会环境也不相同。如果按一个模子去教育塑造素质不同的学生,那是对孩子极大的不尊。作为教育者,一定要实行因材施教的办法,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去教育不同的学生。”
为此,稠城三校很重视拓展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以满足不同特点的学生的需求。方蕾要求学校的每位老师,发挥自己的特长,兼教一门拓展课程。她带头举办拓展课程活动。
稠城三校,原名是火车站小学。学校开设了小火车系列拓展课程。以“弘扬民族文化,奠基美好人生”为火车头,开设音乐、体育、美术、书法、科技、武术等多个系列的活动课程。每个系列,又包含着多个具体的课程。体育课程,球类包括男篮、女篮,田径包括跑步、垒球、铅球等课程。科技课程,包括无线电测向、电子百拼、航模、车模、机器人等等课程。各个课程就像一列列火车的车厢。车头承载着车厢,滚滚驶向美好的远方。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课程。在自己喜欢的课程里学习生活,学生乐此不疲。几年来,学校的拓展课程硕果累累。由于拓展课程深入有效地开展,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同。
弘扬器乐和婺剧文化
“不同的学校,地理环境、社会资源和家长情况等因素都不尽相同,因此教育内容、教育要求也会有所差别。如何根据天时、地利、人和,培育学校的特色,是校长需要考虑的问题。”方蕾说,“校长一定要善于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审时度势,培育学校的特色。”
根据稠城三校多年的文化积淀和发展优势,方蕾建立了“弘扬民族文化,奠基美好人生”的办学思想,明确了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目标。
艺术教育以民族乐器的教学为代表。通过民乐教学,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采用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措施。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学校编有专业的民乐学习校本教材,向全体学生普及民族器乐的学习工作,要求人人至少学会一种民族乐器。学校在器乐购置、师资安排、学习环境等方面,创造条件。大力鼓励学生学习二胡、中阮、琵琶、扬琴、唢呐、笛子、锣鼓、笙等等民族器乐,校园内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除鼓励学生学习不同民族乐器外,学校还指定人人必须学会吹奏葫芦丝。在普及的基础上,学校也十分重视对尖子生的培养工作。训练这批尖子生,参加市文化节的比赛,动员他们参加器乐的等级考试,参加浙江省特长生A/B级的测试,参加社会上各级各类的擂台赛。持之以恒的特色教育,使稠城三校的民乐合奏《金蛇狂舞》、《丰收锣鼓》、《草螟弄鸡》等等节目,在教育系统组织的各项赛事中,捷报频传。
婺剧,是稠城三校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方蕾校长的大力倡导下,学校成立了金帆婺剧团。学校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挑选两批队员进行学习。一批是低段组队员,一批是高段组队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三定”学习活动制度。定时,每周不少于一次的学习活动,低段安排周五一个半小时,高段安排周四一个半小时。定人,确定指导师、跟班老师和学习队员。聘请义乌市婺剧团的专业演员为指导师,并与他们签约。选拔跟班老师,边跟专业导师学习,边维持学生纪律。确定队员学习名单,每次活动都进行点名,不迟到,不早退,更重要的是学习不放松。定地点,每次活动都有固定的地点,学习训练室铺有地毯,内设不锈管护栏,墙面安装镜子。这个“三定”学习活动制度,保证了队员婺剧学习的效果。学校排练的婺剧节目《花餐厅的故事》,参加中国婺剧院的展演,并获准在中央电视台第11套戏曲频道,面向全国观众演播,受到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