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资讯 正文

“向阳”情怀

发布时间: 2017-04-18 09:59:13 来源: 浙中新报 作者: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义乌城市有机更新开展得如火如荼,向阳下片区的征收工作也于今年3月23日正式开启。向阳下片区曾是义乌最繁华的地段之一,多年的老味道是一代义乌人美好的回忆。而今,这些住户、商家正挥手告别这里,征迁后的向阳下片区也将迎来新生。

  骆有云一家1986年搬入向阳下片区内的沪江小区居住,他家住的那栋楼是当时他就职学校的职工宿舍。提及往事,骆有云历历在目,“1980年这附近是一片田野,原来的厚河街那边是一条河,我们有时也去游泳。”骆有云家因为地段便利,他弟弟、妹妹等亲友的孩子都寄读在他家,当时家里最多时住过七个人。骆有云感概地说:“一个地方住长久了,便会产生依恋之情。之所以这些年一直住在这里,除了出行方便,还因为我95岁高龄的丈母娘,她很喜欢住这里。”

  1990年春天,童三鹤一家搬入向阳下片区内的沪江小区居住,“当时化工路那一带是化肥厂,工人路与义东路交叉口那一带是造纸厂,以前的市民广场不是很大,走一圈15分钟就够了。”童三鹤说,“我孙女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我刚才和丈夫出去找房子了。”位于沪江路上的韩英火锅店负责人宗韩英笑着对记者说,“我对这店很有感情,1997年开张,至今已有20年。当时,这里是火锅一条街,如今只有我还坚持在这里开店。”火锅店里的装修中西结合,从一楼到五楼共20多张餐桌,每到下午5点,就有客人陆续前来用餐,“我们义乌人特别会吃苦,只要我的牌子在,到哪都可以坚持下去。”

  2000年,20岁出头的朱亚华来到前大路与城中路的交叉口做炒板栗的生意,“当时我们算是比较早做炒板栗生意的,那时候城中路对面的朝阳门还没被拆,2009年城中路进行翻新,之后前大路翻修,我们店门前的步行道也进行了翻修。马路宽了,车辆多起来,绿化好起来,停车场也多了,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

  季敬红在沪江路上做定制旗袍生意已八九年,2008年他从上海回义乌开始做定制旗袍的生意,“那时候沪江路这一带有10多家裁缝店,我就在这里的三楼租了两室一厅,后来将二楼也租下。”季敬红的展示厅内整整齐齐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旗袍,从设计到制作,他都亲力亲为。“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复古情怀的日渐浓厚,旗袍再次成为义乌女性的新宠,来定制旗袍的女性越来越多。”

  每天,在义乌前大路上,不少操着温州口音的新义乌人从市区各处赶到这里选购海鲜产品。这里也是温州人聚集最多的地方。从1986年开始,前大路就开始吸引温州商人,那时以批发松紧带、拉链为主,随着针织品经营搬迁到国际商贸城,前大路渐渐形成了由温州人经营的海鲜、蔬菜及商标印刷等专业一条街。来自苍南的陈恩慈在这里卖海鲜已有七八年时间。她家门口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海鲜干货,烤虾是她店里的明星产品,墨鱼干、鸭舌等也深受市民喜爱。如今,一家四口都在义乌工作和生活。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