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路上。”这是今年义乌宣传部工作人员的常态。
33天里,一天4档央视名牌栏目聚焦义乌,义乌宣传铁军的努力与汗水,换来的是全市外宣工作全面提升,多项重要统计指标创下了历史新高。
记者获悉,义乌市宣传系统紧紧围绕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奋斗目标,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精心组织、精心策划,对外宣传浓墨重彩、亮点纷呈。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5日,省级以上媒体刊播(发)义乌主题新闻报道1530篇(条),宣传规模和质量与往年同期相比,都有大幅提升。
全球媒体关注义乌“一带一路”
从4月初开始,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等中央主流媒体纷纷安排记者甚至多组记者来义实地采访义乌市场、进出口贸易、中欧班列、外国商人、涉外调解等等,接待媒体层次和记者人数创下历史新高。
中央级主流媒体迎接峰会特稿等重量级文章都把“义乌故事”作为主要报道内容。其中,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把一带一路铺进沿线民众心中——写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之际》以及《让丝路精神照亮文明的天空——唱响一带一路时代和声》、《奔跑吧,中欧班列》、《10个亲历故事透析一带一路》等报道,新华社《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写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之际》峰会特稿、《伊朗商人:跟上中国发展速度抓住新商机》、《世界超市的洋调解员》等都有义乌重要内容。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电视台全台关注义乌、报道义乌,安排了一套《新闻联播》《中国相册》、二套《对话》《交易时间》《第一时间》、三套《文化十分》、四套《中国新闻》《中国舆论场》《远方的家》《走遍中国》、十套6集人文记录片《丝路,从历史中走来》、十三套《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新闻30分》《新闻1+1》等栏目以及英语频道、法语频道、俄语频道、西班牙语频道等20批100多人次的团队在义乌长达1个多月的采访。
央视《新闻联播》,在4月11日至5月13日先后播出了“首趟伦敦返程中欧班列抵达义乌”、 “中国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今日开幕”等“一带一路”上的“义乌故事”。5月8日,央视《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新闻30分》等栏目先后播出了《穿越千年·航拍丝路丨义乌:互融互通“卖全球”也“买全球”》《我和“一带一路”丨义乌异国风情街:熙熙攘攘共建共享》《中欧班列上的信与义》《解码“一带一路”丨义乌:畅通贸易造福各方》5条义乌主题的“一带一路”报道,累计“义乌时间”长达20分钟。央视如此高频率关注一个县级市,实属少见,不少观众更是把5月8日称为是央视的“义乌日”。其他10余档名牌栏目等播出了30条以义乌主题的新闻、专题或特别报道。
境外媒体对义乌“一带一路”也非常关注。4月29日,首趟返程中欧班列(伦敦-义乌)抵达义乌,英国路透社、瑞士德语广播电视台、日本电视台等多家境外媒体来义进行现场采访;亚洲新闻台、英国BBC等境外媒体则采访了义乌国际商贸城、进口商品博览会。
另外,中宣部五洲传播中心重点外宣影视项目“丝路微记录”“中国这五年”来义乌实地拍摄“一带一路”贸易畅通,解码中国发展进步的秘诀;北京卫视“一带一路”BTV大型新闻行动、上海卫视“中国面临的挑战”、江苏卫视等关注义乌“一带一路”内容;浙江日报、上海第一财经、文汇报、南方周末等以都把义乌“一带一路”内容作为采访报道重点,推出专版专题。
宣传铁军讲好“义乌故事”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人坚持不忘初心,努力传承丝路精神,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200多万新老义乌人在“一带一路”上丰富多彩的实践,有血有肉的交流,也创造出了无数动人的“义乌故事”。
据了解,义乌宣传部门致力于讲好以下几个“义乌故事”:一是“改革故事”,主动对接中央级主流媒体,高频次跟踪报道义乌市国际贸易改革等10多项国家级改革试点的主要做法和创新经验;二是“开放故事”,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义新欧”中欧班列、“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航空口岸、铁路口岸开放以及世界互联网大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等重大国际性活动,积极策划主题外宣,展示义乌开放包容、创新活力的城市形象;三是“市场故事”,围绕世界“小商品之都”品牌,及时总结宣传义乌市场改革发展中的特色亮点和创新实践。四是“外国人故事”,特别是讲述外国人参与“我们的节日”的故事,通过外商诠释义乌国际化的城市个性,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客商关注。
如今,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关注的“义乌故事”,也极大地提升了这座东方小城地知名度和美誉度。比如,4月29日中欧班列(义乌-伦敦)抵达义乌活动,中央级和省市级媒体累计报道达200余篇(次),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浙江日报等30余家省极以上传统媒体,人民网、新华网等200余家网站、170余家微平台分别作了转载报道,“义新欧”中欧班列极大提升了义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新时期丝路精神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