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5月29日讯 (义乌商报记者 楼一强) 后宅街道下畈村位于火车客运站对面,是一个已经实施了旧村改造的村子。走进村子,却只见道路坑坑洼洼,房前屋后堆着各类杂物,即便绿化带上,村里统一规划种植的桂花树和灌木篱笆,也有不少残破的地方,有的长上了杂草,有的种上了瓜果蔬菜或各色果木,整个村子的放养式管理让美丽乡村建设黯然失色。
下畈村党支部书记刘荣兴告诉记者,因为火车客运站建设需要,下畈村被异地安置到现在这个位置,村民住的尽管是和城里人一样的房子,但还延续着节俭生活和下地干活的习惯,从地里回来,往往把锄头和便桶随手放在门外,许多可留可弃的物件,也都留着放在房前屋后,造成了一定的视觉污染。
下畈村的旧村改造分两期进行,第二期工程于2014年启动,现在房子已经全部盖好,但村内道路和配套设施建设,却进展缓慢,这同样影响到了一期房子的创建工作。尤其到了雨天,过往车辆车轮带出来的泥泞,在一期道路上留下了长长的泥痕。下畈村干部说,他们村旧村改造采用的村民抓阄抽签定位选房,不是按区块位置进行竞标,所以没有竞标金可以用来投入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现在基本上是靠拨款来维持工程。他们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星级美丽乡村创建,难度很大,但新任的两委班子把解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问题列入了班子的创业承诺清单,目前已着手研究。
后宅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正在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这过程中,街道始终注重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要让党员群众像建设自己家一样共同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带出最美村民”,这是后宅街道全面推进星级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美丽乡村建设的兴衰成败,最终取决于广大村民的主体作用能否得到充分有效发挥,只有人性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像下畈村,已经纳入建城区范围,按理说它应当拥有城市的品质,真正解决原有村庄脏乱差、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不健全的问题。但是,由于村里相关制度尚未健全,少数老百姓还处于“看干部干”的状态。近段时间以来,村里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多次集中整治行动,但在清理房前屋后时,总有村民不理解,尤其是清理僵尸三轮车、摩托车和电动车时,总是得不到村民的支持和协助。再加上村里外来人口多,更是增加了管理难度。因此,下畈村当前首先要解决的,是要尽快形成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新习惯和新秩序,让村民们快速适应并享受到城市应有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