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读者王女士打进本报新闻热线称,义亭镇王莲塘村有户人家的老房子2013年被鉴定为危房,当年就按照政策拆了房子打算原拆原建,可是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建回去。据说是因为邻居不同意原拆原建,要求这户人家的宅基地必须缩进2米,那么原本就只有60多平方米的地基就变成了40多平方米,双方协商不下,一直拖到现在。目前,这一家人就在原来的宅基地上搭了一个塑料窝棚住着,冬天漏风,夏天漏雨,看着实在可怜。
【记者核实】
拆除危房后,
这家人一直住“窝棚”
6月5日,记者联系上了爆料人王女士,她告诉记者,她是危房户主王冶有的前妻,拨打热线电话的时候,她刚刚把生病的前夫送进义乌中心医院。
“家里没有新房子,这几年他们一直住在窝棚里,王冶有已经60多岁了,住在窝棚里反复生病,我儿子都31岁了,还没有娶老婆。”王女士告诉记者,因为房子的问题,一家人争吵不断,她最终也和王冶有离了婚。
据了解,王冶有是义亭镇王莲塘村人,他的老房子是一幢一层的泥土房,占地面积为66平方米。2013年,因为这幢泥土房被鉴定为危房,政策允许拆除后原拆原建,一家人就商量好把老房子拆了造个新房。
王冶有心里对新房有自己的规划,比如,新建的房子至少得有2~3层,一来改善居住环境,二来也盘算着给儿子准备婚房。“当时儿子已经27岁,我妈妈也还在世,所以我计划建高一点,一家人住着舒服。”然而,王冶有的计划始终没能实施,“房子拆掉以后,我们马上想动工建新房,可是前面的邻居不同意,只要我们动工,他就来阻拦。”王冶有说,大家都是邻居,为了这点房子多了口角总归是不划算,所以,这房子也就迟迟没有建回去。
没了老房子,又建不成新房的一家人只能在原地搭起窝棚作为临时住所。令王冶有一家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住就是4年。
邻居不同意,
“四邻协议”上少“一邻”
2017年,王冶有再次动了建新房的念头,但是邻居的回答依然坚定,“后退1.5米就能建,你不退我就不同意建。”这让王冶有又犯了难。
“我家的宅基地只有66平方米,后退1.5米以后只剩下50平方米,这么小的房子建起了也没有意思。但如果不后退,只能建一层平房,跟我计划的2~3层房子有一定距离。”面对邻居的要求,王冶有心里清楚,这都是因为在拆房之前,他的“四邻协议”只签了三户,少了房子前面的那“一邻”。
王冶有所说的邻居家里也是一个一层平房,对方一方面担心王冶有的房子建高之后,影响采光,另一方面又考虑到消防通道的问题,所以要求王冶有后退1.5米之后才同意建房。
针对上述情况,王莲塘村村委会王主任表示,危房拆除后很多人家会升高楼层,比如一层的房子想建到三层半,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左邻右舍采光、通风等问题,所以拆房前签订一个“四邻协议”,为的就是避免发生拆后会遇到无法重建等问题。当然,如果协议书没有完成签订,邻居只同意王冶有原样建房,不同意升高楼层也无可厚非。
【部门协调】
多方做工作,协商方案圆新房梦
“前几天,镇领导特意到王冶有家去看过,已经跟村里在商量安排他新建房的事情。”义亭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王冶有家的事情,镇相关负责人已经多次与村“两委”一起协商,积极解决。
目前,考虑到危房改造和消防通道预留等问题,王莲塘村委会王主任提出了一个方案,把包括王冶有在内的3户人家召集开会,协商从其中一户宅基地较多的人家购买部分土地用作消防通道,这样王冶有和他的邻居们都不需要为了消防通道让出各自宅基地。同时,引导这几户同属危房的人家一起改造,这样一来3户人家都能建起三层半的新房子。
“这个方案我们打算先在村‘两委’会上商量通过一下,然后再召集相关的3户人家来开会,深入协商。”村委会王主任表示,一定会尽快协商、沟通,制定可行的方案,帮助王冶有一家早圆新房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