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严萍英带队的省第69督导组一行13人来到义乌,开展为期一周的督查工作。督导组将通过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了解义乌“五水共治”工作开展情况,并重点对劣Ⅴ类小微水体整治情况开展督查。
因地制宜,让水活起来
昨天,督导组首先对江东街道青岩傅村、潘村、马村的小微水体治理工作进行了实地督查。
“水面上那些是什么,干嘛用的?”在青岩傅村一口水塘内,水面上的几丛绿意给大家带来了惊奇。原来,他们是地球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水葫芦。
众所周知,水葫芦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水葫芦也可用作环境修复植物,因为当它从水体中被打捞出来的同时,它也从水体中带走了营养物,如氮和磷等,从而改良水质。这口水塘正是巧借水葫芦这一特性,对水体富营养化进行了整治。
而在该村的另一处面积大上许多的门口塘———新开塘,江东街道想到的是引进上游活水,从而激活门口塘水系。“我们村附近山上有个水库,这口池塘引进的就是水库里的水。”该村村民傅先生说,以前池塘里的水都是死水,现在经过治理,水变干净多了。
据悉,青岩傅村在对村里十几口水塘逐一清淤后,成效很不错。
不仅在青岩傅村,自义乌剿灭劣V类水冲锋号吹响后,江东街道就围绕“清、治、修、管、活”五字诀,在全街道层面进行了全面剿灭劣V类水工作。当天走访的潘村和马村另外六口水塘,也都在开展类似的治理。
对此,督导组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江东街道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对村内门口塘水质进行了治理,并采取引入活水,使池塘水活起来、流起来,水体水质有了较大改善。
提前完成省市级剿劣任务
按照劣Ⅴ类水的界定标准,指标中只要有一项监测结果低于Ⅳ类标准的支流(溪流)即为Ⅴ类以下支流(溪流),只要有一项低于Ⅴ类标准的小微水体即为劣Ⅴ类小微水体。
为了摸清情况,义乌市“五水共治”办组织环保、水务、农林等部门及各镇街,对全市河流、小溪、山塘、门口塘、小沟、小渠等开展了多轮现场排查,完成义乌3524个小微水体水质取样监测,共排查出146个劣Ⅴ类小微水体,被列入省、市剿劣任务。截至目前,这146处小微水体已全部完成整治。
在此基础上,义乌还以更高标准继续开展第二轮、第三轮排查,按照氨氮、总磷指标进行评定,共排查出水质较差的小微水体490个,并将整治任务下达给镇街,全员行动共同剿劣。截至6月23日,其中309处已通过验收,镇街自报第三批181处小微水体已完成整治,自报完成率达100%。本周内,义乌市“五水共治”办通过看现场、测水质等方式,对这186处小微水体组织现场验收。
下一步,义乌将在抓好治理的同时,着重在长效管理上下功夫,持续巩固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