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长城脚下的“义乌村”:深山璞玉静如姝 千年守望情似海

发布时间: 2017-07-05 10:53:17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商报记者 陈金花 应悦 林晓燕
 
 

  中国义乌网7月5日讯(商报记者 陈金花 应悦 林晓燕)400多年前的明嘉靖年间,骁勇善战的义乌兵屡建奇功,参与荡平了东南沿海倭患;明隆庆、万历年间,义乌兵又随戚继光北上戍边,修守长城,留下了不灭的业绩。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保家卫国,好男儿志在四方”。据史料记载,从南灭倭寇到北修长城,最终回到家乡的义乌兵,只有“十之两三”。其中,除了战死沙场的,更多的是留在河北、辽宁、天津一带的长城沿线,镇守边关。

  烽烟散尽,化剑为犁。守望在长城上的义乌兵后裔不必再手执长缨仰天长啸,他们从敌楼上搬下来,寻找开阔地带扎下根,垦荒繁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经历着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迭;他们忍受着思乡的煎熬,感应着亲人的召唤;他们在渴盼中留下一座座面向东南义乌的坟茔。天长日久,一代又一代的义乌兵后裔聚居的地方,形成了散落在长城沿线的“义乌村”。

  在长城脚下究竟有多少“义乌村”?至今未曾有精确统计,历史上也没有任何记载。据秦皇岛市有关部门调查,仅秦皇岛境内明长城沿线,就有158个自然村聚居着当年长城义乌兵后裔。抚宁区的拿子峪村、板厂峪村、梁家湾村、城子峪村等,就是这些“义乌村”的典型代表,其中的城子峪村当初只是长城脚下一个驻军的城堡,守军和家属的增多,使它变成了村庄。

  几百年来,融南北风俗文化的义乌兵后裔已与燕赵大地融为一体,他们以坚韧的毅力与意志世世代代守护长城,以勤劳的品性与顽强的精神开山驭水脱贫致富,以遥祭、逛楼、吃桲椤叶饼等特有习俗寄托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在长城脚下书写着自己的故事……

  6月17日—24日,“长城脚下的义乌守望”新闻采风团,踏上义乌兵及后裔坚守过的土地,走访冀辽津边境长城脚下的曹家房子、立根台、董家口、城子峪、板厂峪、驻操营等义乌兵后裔集聚的古村落,与村民们叙家常、聊乡愁,体味他们的平凡生活,感受他们的长城情怀,欣悉他们对新生活的规划和展望,并用影像展现他们的生活环境、精神风貌。

  天长日久,一代又一代的义乌兵后裔聚居的地方,形成了散落在长城沿线的“义乌兵后裔村”。

  如今的董家口是长城沿线著名旅游胜地。《董家口长城戍边义乌小镇概念性规划方案》现已通过,预计明年将建成。图为规划设计中的景区形象大门。

  董家口残留着古城堡遗迹,这座城堡原是戍边将士“家属院”。

  义乌兵后裔村城子峪村坐落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当初只是长城脚下一个驻军的城堡,守军和家属的增多,使它变成了村庄。

  义乌兵后裔村留存下来的古民居,大多是人字架形屋顶,上面覆盖着黑色瓦片和镂空窗花,有着南方的建筑特色。

  房顶盖瓦,外墙雕花,是义乌兵后裔村古民居独有的特色,而这些都是当年义乌兵留传下来的建房风格。

  在辽宁省绥中县的幽深山谷中,坐落着一个名叫曹家房子的义乌兵后裔村。

  曹家房子村最南端有一棵数百年的老柏树,相传义乌兵在此驻守时曾在树下建造过一座祖先庙,每逢清明时节,义乌兵就在此聚集,一起祭拜祖先,遥忆在南方的故乡。

  义乌兵后裔村板厂峪村坐落在抚宁县驻操营镇的长城脚下,这里散落着上百座明长城砖窑遗址。

  板厂峪村这座小小的山村,不仅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还是当年义乌兵的军工生产基地,至今开办的“长城文化展馆”珍藏了义乌兵使用的兵器和各类生活古物。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