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绵延万里。它们像一条条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横亘于平原大漠,穿越于江河沟渠,惟一例外的是那道插入万顷碧波的老龙头入海石城。
老龙头是由建在山、海之间的宁海城、澄海楼、靖卤台、入海石城四组建筑组成,并巧妙地同长城紧密连为一体,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海陆联合防御体系。入海石城是万里长城龙头之龙头,也是万里长城建造中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而这一结构严谨、工艺精湛的举世大作,竟然是义乌兵的大手笔。
“长城脚下的义乌守望”新闻采访团,首站就寻访了这座距山海关城南5公里处、由义乌兵修筑的入海石城。
万里长城“老龙头” 原是义乌造
老龙头入海石城
历史的印迹有时会被时间打磨得了无踪影,有时却会在后人的努力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义乌兵修筑明长城及老龙头的非凡历史和惊人伟绩,就是被义乌市志编辑部一班埋头苦干的人挖掘并记录的。
2002年9月,市志编辑部委派张金龙、金善富前往辽宁绥中寻找义乌兵定居的“义乌村”。俩人在山海关探访时,无意间购得《万里长城入海处———老龙头》一书,惊喜地发现“大事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公元1579年(万历七年),都督戚继光指令参将吴惟忠筑老龙头入海石城七丈。”
吴惟忠,字汝城,号云峰,义乌吴坎头村人。他随戚继光抗倭,身经百战,屡立战功。隆庆二年随戚继光一起奉调蓟镇,因修长城有功,于隆庆5年提升为标下右营游击将军,再升三屯营标下左营将军,万历四年(1576年),升为山海关参将。这时,他已戎马生涯17年。
张金龙和金善富当然知道吴惟忠是家乡人,是戚继光第一批征招的义乌兵;他们更知道这是义乌市首次发现山海关老龙头的入海石城是义乌兵所修筑的文字资料,这一资料的发现,对义乌来说,弥足珍贵。
得此线索,俩人如获至宝,深入追踪,查阅众多文字资料。市志编辑部多位同志不畏艰辛,披星戴月,数次北上长城脚下,亲临山海关,收集资料,实地察看,反复核实,终于获取吴惟忠率义乌兵修建老龙头的大量宝贵史实记载。
比如,清康熙三年山海关通判陈天植的《重修澄海楼记》、清康熙《山海关志》卷九,均有“入海石城”的相关记载,只不过是写“明将军戚继光所筑”。而清乾隆《临榆县志》卷六《边防》中则赫然记载“都督戚继光行参将吴惟忠修入海石城”。
又比如,1994年版《山海关志》,在“海防城”一目中,记载着入海石城,“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为万里长城老龙头入海处。明万历七年都督戚继光、参将吴惟忠修。经过多次勘察,遗址长23米,宽7.5米,基础利用自然礁石,上有人工投入的大型块石,石上有榫卯,其中尚有铸铁痕迹,作为嵌接之用。”
……
遗憾的是,历史往往是为将相书写的。
义乌兵修建这段最为艰难、最充满睿智、世界独一无二的海陆关城的精彩镜头、高大身影,已经无处稽查了。数百年来,只有那经久不息的海涛海浪,执著地拍打着石城基石,似在为英勇的义乌将士们吟诵、喝彩。
入海石城上陈列的明时用以筑城的基础石,榫卯尚在,铁楔依存
以睿智毅力 创造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据史料记载,戚继光莅任蓟镇总兵期间,在义乌兵的积极协助配合下,除增筑了适合攻守需要的空心敌台1300余座外,还在险要地段修筑了长城复线,并增筑传递军情的烽燧烟墩。
然美中不足的是,陆上防范措施得以加强,海上防范却仍有疏漏。戚继光决定将长城向大海延伸,防患于未然。
海浪冲击,潮涨潮落,凭当时的技术条件,要在海上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该是何等的艰难?
谁来承担万里长城后期最为艰难的海上构筑?戚继光自然想到“性聪慧,志刚勇,好习史书,精于韬略”的吴惟忠。
吴惟忠临危受命,责无旁贷地挑起了这副千斤重担。
如果时间回溯到万历七年,我们可以看到下面的场景:
吴惟忠和他的义乌兵兄弟采用家乡义乌江边“围埝车水、构砌码头”的做法,把一袋袋泥沙草包垒叠围埝,并一步步向海中延伸。
待潮水降落时,将士们昼夜奋战,众志成城,封住海口,再用几十部南方常用的龙骨车,用脚踏车水。伴随着“哗哗哗”的车水声,一股股海水翻滚着浪花从围埝中抽出,而与此同时,一波波海水又不断地往埝内渗漏,一批批将士则不停地垒包围堵……
当埝内的海水被车得差不多后,修筑墙基的将士们以伸入海中、在海平面时隐时现的老龙岗脉岩为基,将筑城石块夹砌在水下原生石之间,垒得平实后,再在上面筑石墙。
据称,这种将自然岩礁与人工砌体合二为一的构筑方法,能使建筑在浅海滩涂上的建筑物根基经久牢固。实践证明,它几百年来有效抵御了海浪的冲击与淘刷。
关于入海石城的取材和垒砌问题,义乌丛书《长城有约》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修筑入海石城是千年大计,来不得丝毫马虎与疏漏,特别是沉入海底的石料,要长年经受冲刷浸泡,若轻易动用就地取材的风化石,后果不堪设想。为此,义乌兵不惜工本、舍近求远,全部选用巨大耐蚀的红色花岗岩条石作为城上海墁面层,而且将这些条石打磨得相当规整。而入海工程的起点部分,使用的都是重达数吨的异形石块。
其实,难度最大的是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垒砌问题。经过集思广益,反复试验,吴惟忠和义乌兵们最终确定采用“银锭铁榫”工艺,即在每一块巨石的上下、前后、左右分别凿出榫与卯,在榫与卯的连接处,用加热的松香、白矾混合液与铁粉凝结,巨石的其他层面用白灰浆来注实。在入海石城起点的异形石(用21种钝角和锐角制成)或边缘部分使用的石块上,还凿有直径约12厘米的圆形透孔,其孔也用于榫卯或以其他方法连接。建成的老龙头龙首为尖形,有效地减弱了海浪的冲击。
这是一场集智慧、技艺、毅力于一体的艰难攻坚战,也是一场不见硝烟、保家卫国的生死时速战。在这场战役中,敢为人先、富于创新、自强不息的义乌先民交出了一份功垂千秋的漂亮答卷,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一个惊人的奇迹。
一座耸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巍峨丰碑
老龙头制高点澄海楼
“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入海石城一侧的“老龙头碑林”处,一首首由明清时期文臣武将所作的名篇佳句,记录下老龙头长城的优美风光和神韵风采,镌刻下入海石城的惊世奇迹和历史变迁。
当代研究山海关长城的专家王雪农如此评价:“老龙头入海石城,是中国万里长城这首壮丽诗篇中的一段‘绝唱’,是这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建筑物中最为绚丽的部分。入海石城是万里长城的唯一入海之处。高大的墙体在万顷碧波之上,英姿勃发,气象万千,每日迎风击浪,动人心魄。”
而从当时的军事防御角度而言,入海石城的修筑,使整个山海关长城南襟渤海、北倚燕山,从而做到有效封锁海面,控扼要塞,使长城宛如一条巨大的索链,将山、海、关真正联成一体,构成险要而又坚固的军事屏障。
岁月沧桑,现在的老龙头是1987年修复重建的,原先的老龙头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毁于战火。但它的基础及主体部分依然保存完好,它的坚固和雄姿依然令人震撼。
登上入海石城,不时可觅、可闻义乌兵留下的印迹。“入海石城”的石碑介绍、导游的解说词……特别石城上陈列的明时用以筑城的几块基础石,榫卯尚在,铁楔依存。它淫润着当年义乌兵修筑长城时的热血、大汗和泪水,伸手抚摸,似乎能感受到先人们的呼吸、体温与脉动。
老龙头入海处,海涛汹涌,浪花四溅,一次次地向伸入大海的城墙冲撞。然而稳固的城墙却牢牢地矗立于海滨,无所畏惧,不怕艰辛,真有一种“海浪滔滔我不怕”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刚正勇为、坚韧不拔的义乌兵的真实写照。
据称,前些年有关方面曾酝酿,在山海关老龙头,为当年的吴惟忠率领义乌兵修筑入海石城立一座纪念碑。
其实,老龙头入海石城就是一座历史的丰碑。
义乌兵所创建的丰功伟绩,就是耸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