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7月21日讯(商报记者 刘军)“我们这里灌溉渠道干裂,几个村近两千亩农作物快要旱死了……”昨日(7月20日)上午,多位义乌上溪镇的读者反映,水碓、溪田、寺口蒋村一带因渠道断水导致农业灌溉严重缺水。记者与多位市民监督团成员立即赶往现场进行调查。
由于缺水,水碓村大片农作物开始干枯。
渠道断水,村民心急如焚
昨日上午10时30分,烈日如火一般炙烤着大地。在上溪镇水碓村一片叶子干枯的甘蔗地边,60多岁的老农沈某说:“原来田边渠道里的灌溉用水很多,现在你看,一滴水也不见了,全村七八百亩田地只有50来亩能够勉强提水灌溉,其他的都急着等水‘喝’啊!”
沈老汉甘蔗地边有一片玉米地,地边的杂草早已枯黄,记者走进玉米地,看到地面上有一道道很深的裂缝,田里绝大多数的玉米叶已经枯黄、卷曲,玉米穗短而小,摸上去很烫手,剥开后发现一些玉米粒已经干瘪。听说有记者采访,不断赶来的村民个个满头大汗、心急火燎,他们说,这样下去,今年就没有收成了。
与水碓村一样,隔壁的溪田、寺口蒋村的数千村民也个个心急如焚。溪田村一名村干部说,溪田村有七八百亩田地,近一半需要渠道灌溉,但目前渠道里干旱得冒烟,田里的农作物大多已经开始干枯。寺口蒋村的村干部介绍,全村一半田地需要渠道灌溉,但现在渠道干涸,只能眼睁睁地望天等雨。
过毛塘楼村后,在四海大道边的一处涵管前,“东干渠”已经干涸见底。 渠道的三个“卡点”亟待修复 实地采访中,当地村干部、村民都提到了一条渠道。那么,这是怎样一条令人“既爱又恨”的渠道呢? 调查中发现,这条渠道横穿上溪镇毛塘楼、水碓、溪田、寺口蒋等村的村边地头,是村民口中的“东干渠”,更是他们心中农业的“命脉渠”。渠道发源于上溪岩口水库,长久以来,这些村庄数千亩农田的灌溉用水基本依靠这条渠道。那时,每个村庄轮流用水,完全能满足农田灌溉需要。岩口水库被列为饮用水源保护后,只要下游村民有需求,水库方面就开闸放水,也基本能够保证灌溉用水。然而,近年来尤其今年,岩口水库的水再也无法通过水渠到达水碓、溪田、寺口蒋等村庄了,究竟哪里卡了壳?经过一上午的调查,我们发现,这条渠道至少有三个“卡点”亟待修复。 其一,地下暗渠易堵。昨日中午11时左右,在毛塘楼、水碓、溪田、寺口蒋等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们指引下,记者来到四海大道与金塘路的交叉口处,路边就是通向下游几个村的“东干渠”。站在渠边,记者看到水流很大。渠道在横穿金塘路时转入地下,由于上游来水带来了大量垃圾,极易堵塞暗渠,渠内的水很快就溢出渠道,流向四海大道的路面,因此,灌溉水根本无法流向下游的几个村。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卡点”附近的毛塘楼村为了确保暗渠不堵,在距离暗渠二三十米远的渠道内设置了三道阻挡垃圾的铁栅栏,还经常组织村民到渠道内清理垃圾。但由于上游来的垃圾量太大,暗渠溢水的情况时有发生。 其二,配套设施严重破损。过金塘路后,“东干渠”又变成了明渠。在这一地段,渠道有一个开口,穿过四海大道流向义亭的吴村等地。记者沿着主渠道往下游走,发现水流起先依旧很大,但由于一些闸口失灵、“自然开口”等原因,水四处流淌,再加上渠道里淤泥、杂物堆积,主渠道的水流变得越来越小。毛塘楼一村民说,渠道建于上世纪,年久失修,尽管村里花费了不少精力,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出现了“上游水多,下游没水”的现象。 其三,“空中暗渠”断了水路。“东干渠”穿越毛塘楼后,又重回四海大道边,此时水流已经变成了一小股,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点水流到这里就再也无法流向水碓、溪田等下游村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横过渠道修了一条路,路下埋设的、用于渠道水流的涵管高于渠底很多,导致本就很小的水流根本无法进入该涵管,而是转身流向四海大道底部的另一处涵管。村民说,这条涵管通向义亭辖区,至此“东干渠”的水流再也无法到达下游的水碓、溪田等村庄。 “天这么热,渠道里一滴水也没有,好多农作物都快渴死了,大家心里都很急啊!”在毛塘楼村会议室,水碓、溪田、寺口蒋等村的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们个个心急如焚,他们也在想方设法解决渠道断水的问题,但由于牵扯面太广,一时找不到切实可行的好途径。村民们急切盼望能尽快打通渠道的“水路”,让“东干渠”造福当地人民群众。 采访中,吴功俊、陈航、陈振龙等市民监督团成员说,上溪是农业大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渠道因为年久失修、自然或人为的损害“断”了水路,势必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希望各有关方面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也希望沿线村庄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治渠、畅渠、用渠的工作合力,让渠水真正惠及沿线村庄和百姓。
过毛塘楼村后,在四海大道边的一处涵管前,“东干渠”已经干涸见底。
渠道的三个“卡点”亟待修复
实地采访中,当地村干部、村民都提到了一条渠道。那么,这是怎样一条令人“既爱又恨”的渠道呢?
调查中发现,这条渠道横穿上溪镇毛塘楼、水碓、溪田、寺口蒋等村的村边地头,是村民口中的“东干渠”,更是他们心中农业的“命脉渠”。渠道发源于上溪岩口水库,长久以来,这些村庄数千亩农田的灌溉用水基本依靠这条渠道。那时,每个村庄轮流用水,完全能满足农田灌溉需要。岩口水库被列为饮用水源保护后,只要下游村民有需求,水库方面就开闸放水,也基本能够保证灌溉用水。然而,近年来尤其今年,岩口水库的水再也无法通过水渠到达水碓、溪田、寺口蒋等村庄了,究竟哪里卡了壳?经过一上午的调查,我们发现,这条渠道至少有三个“卡点”亟待修复。
其一,地下暗渠易堵。昨日中午11时左右,在毛塘楼、水碓、溪田、寺口蒋等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们指引下,记者来到四海大道与金塘路的交叉口处,路边就是通向下游几个村的“东干渠”。站在渠边,记者看到水流很大。渠道在横穿金塘路时转入地下,由于上游来水带来了大量垃圾,极易堵塞暗渠,渠内的水很快就溢出渠道,流向四海大道的路面,因此,灌溉水根本无法流向下游的几个村。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卡点”附近的毛塘楼村为了确保暗渠不堵,在距离暗渠二三十米远的渠道内设置了三道阻挡垃圾的铁栅栏,还经常组织村民到渠道内清理垃圾。但由于上游来的垃圾量太大,暗渠溢水的情况时有发生。
其二,配套设施严重破损。过金塘路后,“东干渠”又变成了明渠。在这一地段,渠道有一个开口,穿过四海大道流向义亭的吴村等地。记者沿着主渠道往下游走,发现水流起先依旧很大,但由于一些闸口失灵、“自然开口”等原因,水四处流淌,再加上渠道里淤泥、杂物堆积,主渠道的水流变得越来越小。毛塘楼一村民说,渠道建于上世纪,年久失修,尽管村里花费了不少精力,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出现了“上游水多,下游没水”的现象。
其三,“空中暗渠”断了水路。“东干渠”穿越毛塘楼后,又重回四海大道边,此时水流已经变成了一小股,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点水流到这里就再也无法流向水碓、溪田等下游村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横过渠道修了一条路,路下埋设的、用于渠道水流的涵管高于渠底很多,导致本就很小的水流根本无法进入该涵管,而是转身流向四海大道底部的另一处涵管。村民说,这条涵管通向义亭辖区,至此“东干渠”的水流再也无法到达下游的水碓、溪田等村庄。
“天这么热,渠道里一滴水也没有,好多农作物都快渴死了,大家心里都很急啊!”在毛塘楼村会议室,水碓、溪田、寺口蒋等村的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们个个心急如焚,他们也在想方设法解决渠道断水的问题,但由于牵扯面太广,一时找不到切实可行的好途径。村民们急切盼望能尽快打通渠道的“水路”,让“东干渠”造福当地人民群众。
采访中,吴功俊、陈航、陈振龙等市民监督团成员说,上溪是农业大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渠道因为年久失修、自然或人为的损害“断”了水路,势必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希望各有关方面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也希望沿线村庄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治渠、畅渠、用渠的工作合力,让渠水真正惠及沿线村庄和百姓。
福字春联、帽子围巾、“文化大戏” 春运首日义乌情暖“返乡人”